警惕积分兑换好礼短信陷阱
近期,不少网友报告称遭遇了“积分到期提醒”或“积分兑换礼品”的短信陷阱。在按照短信中的链接操作并购物后,他们发现自己非但没有享受到预期的优惠,反而陷入了种种消费困境。例如,有人花费198元购买的加油优惠卡,需使用超过200次才能值回票价,实际上并未节省费用;而另一些人获得的所谓“苹果华为蓝牙手表”实则为非知名品牌产品,与宣传严重不符。警惕积分兑换好礼短信陷阱!
深入调查显示,此类“积分兑换”短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产业链,包括短信群发、个人隐私信息非法交易等。发送一条营销短信的成本极低,仅为几分钱,而包含个人姓名、电话及住址的隐私信息售价可低至8毛钱。这些不法分子通过低价获取的用户数据,精准推送积分过期或兑换优惠信息,诱导消费者访问伪造的积分商城,最终导致消费者财产受损。
受害者之一刘女士,本想利用即将过期的积分换取实惠,却不料所购加油卡使用条件苛刻,几乎无法真正实现省钱目的。另一位消费者王女士同样因“积分清零提醒”短信,购买了质量不佳的电动牙刷,事后虽不满,但因涉及金额较小且退换流程繁琐而选择放弃维权。
调查还揭露,某些积分商城充斥着混淆视听的商品,如看似品牌产品实则为“山寨”版本,利用与知名品牌相似的包装和名称误导消费者。这些平台往往营造积分即将失效的紧迫感,促使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快速做出购物决定,最终获得的却是价值远低于预期的商品。
此外,短信群发及个人隐私信息交易的灰色产业链条清晰可见。不法分子通过低成本获取的106短信服务号段,结合非法购买的大量用户数据,轻松实现营销信息的广泛传播。尽管电话运营商对此类行为表示不知情,但市场上存在大量提供短信群发服务的平台,且对发送内容的审核相当宽松。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积分诈骗短信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可能触及刑法中的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诈骗罪。律师建议,消费者若遭遇此类骗局,应立即报警,并提供详细信息协助警方调查。同时,公众应提高警惕,勿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积分兑换链接,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警惕积分兑换好礼短信陷阱。
近日,很多网友反映,自己接收到了“积分即将过期”“积分兑换好礼”类短信,结果在点击链接进行购物之后,却发现掉入了“积分陷阱”。
2024-07-10 11:18:50警惕积分兑换好礼短信陷阱近期,不少网友报告称收到关于“积分即将过期”或“积分兑换礼品”的短信,但在按链接指引购物后,发现自己落入了消费陷阱
2024-07-09 16:36:57积分清零短信成骗子新招数有网友查询车次时注意到部分车次标注有“兑”字,这究竟有何含义?实际上,“兑”字表示此类车次的车票可用积分兑换。那么,如何获取积分并兑换车票呢?
2024-04-16 13:11:40还有人不知道?12306能“兑”车票!“手机不能离手”“出门到处找充电宝”在外面逛街吃饭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手机没电的情况这时共享充电宝就派上用场了而有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共享充电宝5月22日景区公安九溪派出所辅警陈挺在辖区
2024-05-27 01:46:52诈骗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