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职业闭店人"
杭州市民郭先生在社交平台上提出疑问,他是否遭遇了所谓的“职业闭店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明朗。郭先生为孩子报名参加一个篮球培训课程,但课程尚未开始,机构便突然关闭,导致他支付的一万余元学费可能无法追回。值得注意的是,该机构在倒闭前不久还进行了促销活动,并且在关闭前几天变更了法定代表人。这些行为让郭先生和其他众多家长感到自己似乎是被蓄意算计的。起底"职业闭店人" !
近期,多地出现了知名连锁早教机构、健身房、理发店、瑜伽馆等频繁闭店的情况,背后常伴随着“老板跑路”的现象。这些闭店事件往往遵循相似的模式:先是大力促销吸引预付款,随后快速关门,而关门之前,经常会有陌生面孔成为店铺的新老板。这揭示了一群活跃在法律边缘的“职业闭店人”。
这些“职业闭店人”收取高额报酬,帮助经营不善的企业或个人提前布局,以规避法律风险,包括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处理消费者维权事宜、参与仲裁诉讼等,并声称这样操作“绝无后患”。他们的收费与债务额度挂钩,例如,50万元债务收取10%的服务费,债务越高,收费比例越低。更有甚者,他们会注册新公司进行促销圈钱,之后关门,由“职业闭店人”处理后续问题,而原经营者则摇身变为“受害人”。
记者通过社交媒体接触到了一位自称为职业闭店人的小A,小A详细介绍了操作流程,包括如何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等方式帮助商家“安全”退出,以及如何通过新公司快速集资后关门,同时强调参与者几乎无需担心法律后果。此外,记者发现,从事此类“背债”行为的多为年轻群体,他们因高收益而自愿参与,即便面临被限制高消费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法律专家指出,虽然“职业闭店人”的行为在证据收集和法律定性上存在难度,但这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和侵权,甚至可能构成诈骗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部分地区推出的预付卡消费改革措施,旨在加强对这类行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逐步压缩“职业闭店人”的生存空间。未来,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管理的加强,这类灰色操作有望得到遏制。起底"职业闭店人" !
“我是遇到‘职业闭店人’了吗?”杭州市民郭先生发在朋友圈的这个疑问,或许永远找不到答案。
2024-06-20 13:25:36起底职业闭店人在网络空间里,一种被称为“职业闭店人”的群体引发了关注,他们专门协助商家策划停业或逃避债务,手法包括资产转移、变更经营者等,意图使商家规避法律责任并从中获利。这一行径近期因一起诉讼案被推上风口浪尖
2024-05-11 18:59:24瑜伽店职业闭店人被判赔偿会员卡中未消费余额近期,网络上对于新兴流行的手感玩具“捏捏”展开了热烈讨论,不少声音集中批评这类产品普遍存在三无问题且价格高昂。但在众多评论中,有一观点显得较为独特
2024-05-22 12:07:16捏捏多为三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