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温来袭,警惕热射病,死亡率最高可达 80%
近期,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范围不断扩大,强度持续增强。北京市已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告在6月11日至13日期间,每日13时至17时,平原地区的气温或将超过37℃,极端高温可能对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构成威胁。中暑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热射病这一严重后果,其由轻度中暑未得到及时处理逐步恶化所致,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近期高温来袭,警惕热射病,死亡率最高可达 80%!
人体如何应对高温?作为恒温动物,人类依靠大脑中的下丘脑调节体温,确保体温维持在36℃至37℃之间,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面对高温,人体通过排汗、血管扩张等机制散热;而在寒冷环境中,则通过肌肉紧缩和激素调节增加产热。例如,发烧时的寒战是身体尝试产热以恢复体温平衡的体现,而大量出汗则是为了降温。
然而,当外界温度急剧上升,超出人体调节能力,体温调控失衡,可能导致热射病——一种体温异常升高的紧急状况,体温可飙升至40℃以上,伴随意识模糊、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衰竭。
中暑的发展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的极端情况。先兆中暑表现为轻微不适如头晕、恶心、疲劳等,若忽视这些信号并继续暴露于高温环境,症状将加剧,直至发展成热射病。
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长时间活动,合理安排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保持饮食清淡。一旦出现中暑迹象,应迅速采取措施降温、补水,并转移至阴凉处休息。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高风险群体,更需特别注意防护,避免在高温环境中过度劳累。
此外,中暑并非仅限于夏季,任何高温高湿环境均可能导致类似情况。同时,虽然适量出汗有益健康,但过度出汗而不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样危险。老年人在补充电解质时需谨慎,最好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咨询医生,避免不当补充带来的副作用。总之,面对高温天气,科学防范,及时应对,是保护自身健康的必要措施。
6月17日,北京经历了今年最热的一天,南郊观象台记录到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7.2℃,比前一天的34.9℃更为酷热
2024-06-18 20:21:206月高温日已5天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市民应当加强防范中暑、心脑血管疾病及急性肠胃炎等与高温相关的健康问题
2024-06-17 11:25:52高温别不舍得开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