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的到来,户外活动增多,人们需警惕一种潜在威胁——蜱虫的侵扰。近期,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警示,蜱虫叮咬不仅会造成皮肤红肿、瘙痒,还可能成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媒介。有报道称,浙江一位老妇因蜱虫叮咬而持续高烧,其家中更是惊人地发现了超过200只蜱虫。
蜱虫,常被称为壁虱、扁虱等,常见于鼠类、牲畜体表,以及丘陵、山林的草丛中。它们体型微小,形似芝麻,叮咬时不易察觉,却能携带致命病毒,引发严重健康问题,包括上述综合征及其他感染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危急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常超38℃,甚至达40℃以上),持续时间可超过十天,伴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还会有头痛、肌肉疼痛、腹泻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此病多发于春夏,高峰期集中在5至7月,户外劳动者及游客在相关地区活动时尤须小心。
该病症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蜱虫若先叮咬了携带病原的野生动物,再叮咬人,即可将病毒传给人类。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宠物或家畜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因此需避免与这些动物的密切接触。
对此,泉州疾控中心强调,居民在户外活动,尤其是在山区、农村地区及从事田间劳动和野外作业时,必须加强防范蜱虫。建议避免在草丛和树林久坐,穿着长袖长裤保护裸露皮肤,并可适当使用驱虫剂。
遭遇蜱虫叮咬,切勿直接拍打或生拉硬拽,应采取安全措施:先用酒精处理,再用镊子小心移除,并对叮咬处进行消毒。若之后出现发热、严重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据无锡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外出游玩,谨记做好个人防护,预防蜱虫叮咬,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4-03-26 14:00:48又到蜱虫活跃期近期,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不少家庭选择带孩子去野外踏青露营。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名6岁女童在丰台区郊外游玩时,不幸在草地上被蜱虫叮咬。幸运的是,家长迅速察觉并及时带孩子就医,成功移除了蜱虫
2024-05-26 16:51:49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硬拽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虞聪在手术过程中,意外发现一位接受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大腿根部附着一只蜱虫。
2024-04-15 17:22:07医生准备手术时发现患者腿上有蜱虫夏日炎炎,许多家庭纷纷外出享受自然。但在快乐游玩之际,需警惕一种潜在威胁——蜱虫叮咬。4至9月,随着气温上升,蜱虫变得尤为活跃,常隐身于草丛和茂密森林中
2024-05-09 11:09:55户外游玩要预防蜱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