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导弹长度难。受限于潜艇内部空间,潜射弹道导弹的个头不能太大。俄罗斯“布拉瓦”导弹从陆基“白杨-M”导弹发展而来,弹体长度缩短了9.5米,发射重量也大大减轻。这种情况下,仍要保证导弹的射程和载荷,就必须向复合材料等借力。好的复合材料不仅能减轻弹体的重量,而且具备吸波作用,使对方难于发现,从而增强导弹突防性能。研发出理想的复合材料,难度很大。
——水下点火发射难。3种点火发射方式都有相应技术难点需加以攻克:一是导弹直接从发射筒点火发射,此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对艇体设计来说是严峻考验;二是先用压力把导弹从发射筒弹出,在其还没有出水之前点火发射,水中点火发射的难度同样很高;三是先把导弹从发射筒弹出,待其出水后点火发射,此种方式对点火时机、精度要求极高。
——提升弹体刚性难。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后一般需要在水下运行一段距离,而水的密度相当于空气的800多倍,此时导弹弹体承受的过载与冲击力很大,只有大幅提高弹体刚性,才能避免弹体变形、破裂。在大幅提高弹体刚性的同时又不能明显增加弹体重量,这对弹体所用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
——确保精确制导难。与陆基弹道导弹相比,潜射弹道导弹的制导要求更高,多采用复合制导模式。比如,美国“三叉戟”ⅡD5型导弹使用了卫星+星光+惯性联合制导的方式。且不说卫星制导或者星光修正,即使是其中较为简单的惯性制导系统,很多国家也不具备研制能力。
——艇弹协同匹配难。操纵潜艇本来就不易,如何确保安全可靠地发射潜射弹道导弹?除了强化导弹自身安全性之外,提高艇弹之间的协同匹配程度是关键所在,这就需要研发者和使用者做好大量相关工作。
2024年5月28日,“深海一号”科考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返回青岛母港,成功完成了中国在大西洋的首次载人深潜科学考察任务
2024-05-29 22:56:36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任务完成6月30日,备受瞩目的深中通道就要正式通车啦!总台即将推出《深中通道今日通车》特别节目。让我们跟随前方报道团队,海、陆、空多角度直击这一超级工程。
2024-06-30 06:38:12深中通道据朝中社29日消息,朝鲜宣布于当地时间28日试射了潜射战略巡航导弹“火箭-3-31”。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指导并现场观摩试射。
2024-01-29 08:40:44巡航导弹6月27日,深中通道通车运营新闻通气会宣布,该通道将于6月30日下午3点启动通车试运营
2024-06-27 13:57:52深中通道标准通行费为66元6月27日,广东交通集团宣布,深中通道将于6月30日下午3时启动通车试运营。该项目标志着我国在建设交通与质量强国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
2024-06-28 15:03:59如何正确使用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