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俗语和谚语,它们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其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便是这样一句富有深意的话。那么,这句谚语中的“三七”究竟指的是哪一天?为何人们会对此感到“怕”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关于“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句俗语,其实并不是完整的,完整的说法是“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七初一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当天如果湿了老鸹毛,麦从水里捞。”。
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三七”指的不是中药里面的三七,而是指3个带有初七的日子,俗语中的月份一般指的都是阴历,所以,三七指的是初七、十七、二十七。另外,“老鸹毛”指的是乌鸦毛,乌鸦的别称又叫老鸹。
结合整句的意思,每年的阴历三月份,初七、十七、二十七这3天,农民朋友害怕下雨,而阴历的四月初一也害怕下雨,如果三月初七、三月十七、三月二十七、四月初一这4天,出现了降雨,那也不是最害怕的事,如果阴历四月十二下雨了,那么当年的小麦就需要在水里捞了,说明四月十二下雨会导致后续雨水较多。
以前的人们种植小麦,排水措施不是很好,本来受限于管理水平的原因,小麦的亩产量就不高,再遇到洪涝,更加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大部分的人们都是依靠种地为生,一旦产量下降,自然就会感到害怕。
下面从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以黄淮海地区来说,阴历的三月初七、三月十七、三月二十七和四月初一,这4个时间段,基本上小麦处于拔节抽穗扬花期,在此期间,适宜的降雨其实是好的,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田间长时间湿度大,一方面导致病虫害增多,另外一方面,扬花盛期遇到下雨天,也会影响正常扬花。
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历的每一个月份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农事活动。农历四月初一,作为农历四月的起始,不仅在天文学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也与民俗忌讳和农作物的生长紧密相关。
2024-05-08 11:27:11“四月怕初一”有啥预兆?古人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制定了阴历历法,将看不到月亮的日子定为初一,也叫“朔日”,将能看到满月的日子定为十五,也叫“望日”。
2024-04-09 19:15:53“三月怕初一”在不少地方,流传着这样一句民间谚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一条与天气变化息息相关的农业谚语。随着农历四月第一天的到来,让我们探究这句谚语背后的含义及其合理性
2024-05-07 09:14:40明日四月初一“三月怕初七”这一说法源自中国传统的农谚,反映了农民对于农历三月初七这一天的天气变化的担忧和期望。
2024-04-15 16:01:47“三月怕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