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张冰清)“新冠疫情对全世界人民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其实这个影响也不仅是企业停工,更是对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心理的影响,影响的最大人群其实是我们的下一代。”在日前召开的青少年积极品质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表示。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每天在家在线学习,部分家庭一度出现亲子关系紧张局面。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一话题也曾引发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尽快帮复课学生的心理“复位”。
事实上,彭凯平教授认为,中国心理学的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心理问题伤害了我们很多的孩子。今年复学的第一周,关于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很多不应该出现的悲剧。”彭凯平教授坦言。
2020年9月27日,青少年积极品质论坛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天性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京召开,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发表致辞。
“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教会孩子如何解压”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频发,让有些家长认为是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比较差,抗压能力比较差的原因。但是彭凯平教授却认为恰恰相反,并不是青少年没有抗压能力,而是不会解压的技能。
“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教会孩子如何解压,包括我们的成年人,中国人不学心理学,是我们教育系统的一大误区。”彭凯平教授表示,其他国家的心理学是必修课,而做人的第一个技能就是悉知自己的心态。
但是彭凯平教授也坦言,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从中小学乃至高校都有心理学的课程,但是这种传统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仍存在一定差异。
“传统心理学强调控制、管理、压制,而积极心理学强调转移、替代、升华。”他进一步解释道,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个著名心理学实验叫做白熊效应。
“先让你想一头熊,再让你忘掉这头熊,结果越想忘越忘不掉,就叫白熊效应。就像越想减肥的人怎么减也减不掉,越想戒烟的人怎么戒也戒不掉,越想忘掉自己的痛苦,越想忘掉越忘不掉。”彭凯平教授表示,这时控制、管理、压制却并不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转移、替代、升华却可以解决。
“依旧是忘掉一头白熊,你去想鲜花、阳光、笑脸,这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积极体验和积极天性,来替代、转移、升华负面的体验和消极的情绪。”彭凯平教授说。
积极心理学替代、转移、升华消极的情绪
面对压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从旁帮助,是极容易走偏的。
彭凯平教授表示,最常见的就是不做、不沟通,甚至利用酒精、游戏等成瘾性方式来暂时解脱压力更有甚者,错信打人等错误的发泄方式。
事实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学校和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培养孩子这种幸福感或者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上又该如何做呢?
彭凯平教授表示,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路,就是去挖掘和利用人类潜在的积极的能量,这些能量包括爱、理智,道德之心也就是良知;也包括人类的审美、沟通、交流、关系建设……这些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其实也许是解决我们心理问题的一个新的思路,新的方向,新的源泉。
卓育英才联合创始人、光和青春品牌创始人曹畅对此表示,积极心理学要做什么事情,就是在最坏的情况发生的时候,孩子们就已经准备好了,已经提前锻炼好了,学会了如何去积极应对和面对。
“现在心理上有一个新的概念——反脆弱,不是抗压而是反脆弱。好比一个玻璃杯掉到地上碎了,叫脆弱;一个纸杯,掉到地上没碎,这叫抗挫能力强。而如果心态像乒乓球一样,掉到地上不但没碎还能往上弹,这就叫反脆弱。这意味着越脆弱的时候,越遇到危机的时候心理越强大。”曹畅坦言,教会孩子们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正是教育者们需要做的事情。
“积极心理学提倡人类的天性,第一是学会微笑;第二,学会去做,做很多事情,只要做就是有意义,有价值,有作用;第三是学会沟通,语言的沟通非常重要。第四,一定要欣赏美,欣赏音乐,欣赏自己愉悦的状态。最后则是一定要去发现生活中间的一些小确幸。”彭凯平教授说。
同样这也是积极天性研究中心希望解决的问题。彭凯平教授表示,“希望我们中国的教育真正的培养健康、快乐、幸福,有积极天性的孩子。希望青少年有审美和欣赏之心,能够欣赏社会和自然,能够欣赏身边的人;同时也希望这些孩子有想象力,有创造力,能够做出来别人做不出来的业绩,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主意;再有就是要有同理之心,能够理解别人的感觉、感情、感受的能力。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
2024-06-12 12:50:21习近平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综合消息:据多家媒体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28日称,该组织对以色列提出的最新停火方案“没有重大问题”
2024-04-29 19:11:11哈马斯称对最新停火方案无重大问题6月5日,国内多家媒体关注到一位特殊的考生——清华毕业生李龙,他在35岁的年纪决定再次参加高考,目标直指母校清华大学。2008年,李龙以优异的成绩,695分,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录取
2024-06-06 12:49:4435岁清华毕业生再考清华:目标700分6月5日,35岁的李龙,一位昔日的清华学霸,宣布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将再次踏入高考考场,目的明确,是为了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学医
2024-06-05 20:10:02清华学霸再考清华被指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