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关注度、支持度很高,但国际法院的相关工作进展却并不顺利。2023年3月29日,联合国大会就已经提请国际法院就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需承担的法律义务发表咨询意见。国际法院随即发出通知,请各成员国、国际组织提供书面说明材料,当时的提交截止日期是2023年10月20日,而书面材料中涉及到要求另一国承担责任的情况,另一国应在2024年1月22日前做出书面回应。但到了临近截止时间的2023年9月,国际法院却宣布陈述材料提交截止日期延长至2024年1月22日,书面回应提交日期延长至4月22日。今年1月3日,材料提交进度仍然缓慢,国际法院无奈再次宣布延期,陈述材料提交截止时间延至3月22日,书面回应时间延至6月24日。
指定日期的一再延长实际上对气候议题关注者的信心有不小打击,各成员国能否按要求提交材料,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又能否在今年下半年如期出炉,目前也还充满不确定性。
假设材料提交和咨询意见的出台都能按目前的时间规划完成,国家法院所给出的意见、裁决又能否生效并真的“拯救地球”呢?
哥伦比亚法学院萨宾气候变化中心气候诉讼研究员Maria Antonia Tigre 在分析中提及,从相关意见、裁决的性质来看,并不具备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
梳理资料可发现,近年来,不断有相关研究指出发达国家应承担气候责任,如2023年英国利兹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就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应当向历史上碳排较低的国家支付补偿金。在舆论场中,要求发达国家赔偿或为全球降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的呼声也较高。但回顾近年来的实际情况,COP1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达国家曾承诺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支持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危机,COP27上又达成了致力于推动发达国家帮助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融资的“损失与损害基金”协议,但相关承诺、协议的落实困难重重、进展波折,目前都未能真正生效。从这个角度来说,想让国际法院的努力最终发挥巨大作用,似乎需要的还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合作,而这恰恰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难点所在。
过去大半个月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后冬气候会是怎样?不是说今年是最暖年么?为什么最近这么冷?微信公众号“国家气候中心”12月20日发文盘点冬季以来气候特点,预测后冬气候趋势
2023-12-20 17:05:10国家气候中心回应暖冬为什么这么冷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一起向前,奋斗、坚定,让那些许过的愿望一路生花。
2024-03-12 13:59:452024特别版《一路生花》近期,我国气候状况颇为极端,尤其在4月26日至28日期间,南北两地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天气剧变。
2024-04-28 13:07:29南方暴雨北方暴雪2023年5月起的厄尔尼诺事件于同年12月达到峰值,国家气候中心最新预测显示,该事件自今年1月起持续衰减,预计将于4月至5月结束。然而,厄尔尼诺的衰减或结束并不意味着其气候影响随之消失
2024-04-16 13:23:27专家预计今夏气候仍异常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2月1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大会闭幕前夕仍有巨大差距需要弥合,各方需兼顾气候雄心和公平,发达国家应履行所有承诺。
2023-12-12 08:22:06气候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