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但是,冷空气过程强度不仅仅受厄尔尼诺影响,也与北极涡旋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也有很大关系。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分裂为双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伴随着欧亚上空西风带的剧烈扭曲,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我国大部地区由前期盛行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激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将热带水汽向我国大陆地区输送,因此来自中高纬的寒潮过程配合来自低纬的丰沛水汽条件,导致我国中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此外,地面积雪造成的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回温较慢。
中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虽然增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极端寒潮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范围增大。
例如:2020年2月14-17日,全国型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出现8~12℃的降温,局地降温18℃以上;东北、华北东部、黄淮等地出现降雪(雨)天气,吉林省有7站最大积雪深度超过40厘米;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多省出现冰雹、大风、雷电、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2016年1月20-25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全国过程降温超过6℃面积达到786万平方公里,529县市过程降温超过12℃,16县市超过18℃;23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67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5日,广州出现建国以来首场降雪。
极地涡旋(Polar Vortex)简称极涡,是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是极区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其位置、强度以及移动不仅对极区,而且对高纬地区的天气都有明显影响。在北极地区,这一巨大极地涡旋的中心位置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地区以及加拿大海岸外巴芬岛上空。极地是地球的冷极,也是大气的冷源,因而在极地低空形成冷性高压,在极地上空则形成冷性低压。
在北半球从上空俯瞰,极涡也是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涡旋。它的外围是速度很快的西风气流,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北极涡旋稳定在北极地区,这里的极寒空气也被锁定在涡旋当中。
当北极涡旋够强,能够稳定待在北极时,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也基本不会遭受强冷空气的侵袭。
一旦北极涡旋减弱,西风带上出现大的起伏波动,暖空气就会趁机北上抢占极地,极涡一方面可能会分裂出若干个冷中心,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被迫南下寻找出路,这一来也顺便把极寒的冷空气带给了中纬度地区,寒潮天气随之到来。
原标题:不是暖冬吗?为什么这么冷,听听国家气候中心怎么说“说好的最暖年呢,怎么寒潮一来这么冷?”近期的冷冻感让许多人颇为疑惑。
2023-12-20 13:08:10暖冬为什么这么冷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付丽丽)“从判定标准看,2023/2024年冬季既非暖冬也非冷冬,为正常年份。”在中国气象局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
2024-03-03 14:02:472023年冬天即非暖冬也非冷冬原标题:3月我国气温如何?厄尔尼诺年我国是否出现“暖冬”?中国气象局回应央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记者黄玉玲)1日,中国气象局举办3月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3月气候趋势预测情况
2024-03-01 17:43:03刚刚过去的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原标题: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 最暖年纪录或再被打破!央视网消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2023-11-14 03:55:48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回应了社会上关于“癌症发病年轻化”的讨论。据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张勇表示,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癌症发病是否年轻化,不同癌症的发病年龄差异较大。
2023-11-16 13:24:53官方回应癌症是否年轻化今冬以来最强寒潮的影响刚刚结束,本周,新一股冷空气又续上了。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大部气温继续探底、不断刷新下半年来的新低
2023-12-27 15:12:00气温屡创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