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10月13日上午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举行。展览集中展示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呈现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
这是继西洋楼海晏堂的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7件石柱文物原系圆明园建筑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后流失海外,后为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收藏。近年来,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政府、高校、机构、社会力量通力合作,最终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
部分回归石柱文物
专家鉴定认为,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工艺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
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向相关方面颁发捐赠证书,向北京市文物局颁发划拨文件。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共展出文物、照片等约50件(组)。
西洋楼铜版图之养雀笼东面石柱使用场景
在现存乾隆五十一年(1786)西洋楼铜版图中,可见海晏堂、谐奇趣、方外观、养雀笼、远瀛观等,均使用了较多的石柱。这些石柱分布于庭院、喷泉池边、楼梯、楼层平台等处,发挥着实用、审美的价值。
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区
残雕沉思石质文物展区
海晏堂原状展示区
目前,在圆明园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示区、残雕沉思石质文物展示区,及西洋楼多个遗址中,均展示有造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圆明园石柱文物。这些残留的石柱见证了圆明园历史的辉煌,也经历过苦难悲怆的过往,更寄托了中华儿女对于文化兴、国运兴的美好愿景。
策划:于卫亚 陶叶 设计:潘红宇 终审:安涛 统筹:马知遥 创意:潘红宇、刘奕枫、吕肇轩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联合出品
2023-09-23 09:51:02文物说节气|秋分新华社南宁8月11日电(记者郭轶凡 赵欢 吴思思)“龙眼熟了,快尝尝。”86岁的罗玉兰随手摘下几颗自家院里树上的龙眼递给记者,这棵树已经走过了550载春秋,如今仍枝叶繁茂、挂满果实
2023-08-11 10:51:03守护原标题:瑞士向我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24日15时,北京时间24日21时,经国家文物局授权
2023-08-25 13:22:05瑞士向我国返还5件文物策划:于卫亚 陶叶 设计:潘红宇 终审:何险峰 统筹:马知遥 创意:潘红宇、刘奕枫、吕肇轩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联合出品
2023-10-08 09:21:03文物说节气丨寒露策划:于卫亚 陶叶 设计:潘红宇 终审:张焕 统筹:马知遥 创意:潘红宇、刘月、吕肇轩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联合出品
2023-07-23 10:21:01文物说节气丨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