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气溶胶传播“飘忽不定”,户外公共场所也要戴好口罩
4月1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某处挖野菜,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未佩戴口罩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上新冠肺炎,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此前,宁波市疾控中心4月10日晚发布消息,通报当地某确诊病例乘坐自驾车(开车窗、未戴口罩)进入某地下停车场,同时间段内另有2位续发新冠肺炎病例在该停车场内停留且未戴口罩,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可能性。
早在2020年2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就已表示,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气溶胶传播似乎更加“飘忽不定”,这和气溶胶的特性有很大关系。
气溶胶可以漂浮至更远处,造成远距离传播
“气溶胶是指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直径在0.001—100微米之间的微小颗粒物组成的系统。”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纯琪教授解释,就像抽烟产生的烟雾,悬浮在空中久久不散,有时候即使看不到了也能闻到烟味。
直径约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也就是气溶胶传播。
“质量大的飞沫、尘埃很快就会落到地面,质量小的飞沫核在空气中几乎不下沉。而且飞沫核中的新冠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可以长时间保持活性。因此气溶胶可以漂浮至更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陈纯琪表示,这也是气溶胶传播比较隐匿的原因之一。
很多行为都可以产生气溶胶,比如呼吸、咳嗽、说话、吐痰、呕吐、大小便(水冲洗)等。医学检验实验室等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时也可产生气溶胶。产生途径多,也让气溶胶传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
4月1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发布紧急提醒,该区一居民未佩戴口罩到户外某处挖野菜,被同时间在该处停留的1名未佩戴口罩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上新冠肺炎,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2022-04-14 03:20:07气溶胶由于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德尔塔”的传播力较强,目前国内已有多地出现疫情反扑的情况。为此,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传播、配合核酸检测等原因,多地宣布暂停新冠疫苗的接种。
2022-02-23 02:35:28新冠疫苗接种4月10日中午,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布通报,在宁波本轮疫情中发生一起疑似因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的事件。
2022-04-10 22:19:37疑因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原标题:多地开打新冠疫苗加强针专家解读安徽河南多地启动新冠疫苗加强针未来不间断接种疫苗会成新常态吗自9月以来,我国已陆续开展疫苗加强针的注射工作。
2021-10-15 09:31:01多地开打新冠疫苗加强针据台儿庄发布,近日山东台儿庄某居民到户外挖野菜,同时间1名无症状感染者在该处停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该居民遂被传染,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研判,系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
2022-04-13 07:43:34挖野菜未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