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
返乡何来恶意?权力岂可滥用
春节回家,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不少人虽惦念家人,想念亲朋,思念故乡,但由于防疫要求,仍然舍小家为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充分彰显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大局意识。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国内大部分地方都属于低风险地区,完全有条件让群众过一个团圆节。关于春节返乡,国家相关部委亦有明确规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实施,不搞层层加码。
可总有一些地区片面理解国家政策,无视科学防疫要求,热衷于“一刀切”,人为地给群众返乡设卡子、出难题。本来可正常回家的,以各种理由“劝返”;没有任何健康风险的,非要集中隔离。
譬如,近日一段关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县长董鸿的视频就引发热议。这位县长公开在大会上说:“你只要返回,先隔离再拘留。”针对此事,董鸿回应:视频经过剪辑,不真实,剪辑掉了“不听劝阻,恶意返乡”等内容。结果,所谓“恶意返乡”又酿成了一波新舆情。
舆论疑惑:何为恶意返乡?标准是什么?谁来判定?先隔离后拘留的法律依据在哪里?
大家当然理解基层防疫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压力,有时候确实需要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但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守住一条底线:符合法理人情。尤其是掌握公权者更应该知法懂法守法,争当法治建设的楷模。
硬核防疫没错,但硬核不等于硬来,也不是一味“来硬的”。这不是有魄力敢作为,恰恰是不担当能力差的表现。口号喊得震天响,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实则是怕出事,惧担责,于是乎,宁可错抓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管你什么中高风险还是低风险,一拒了之,一“隔”了之。
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春运出行要防范返乡防疫政策层层加码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樊曦)2022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30日在京召开。
2021-12-31 04:39:58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