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欣欣向阳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新锐青年导演刘汉祥执导的纪录电影《冰上时刻》今日(1月7日)全国公映。影片聚焦三个不同成长环境中的少年球手,以及他们的家庭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进行冰球训练而做出努力的故事。其中,66号于力凡和他的爸爸于世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冰上时刻》中的于力凡和他的爸爸。
最初本着“锻炼身体,磨炼性格”的初衷接触冰球运动的于力凡,没想到一步步打进了北京青少年冰球队U12组别,去年的冰球U12全国锦标赛上,还拿了冠军。
2022年元旦假期的前两天,他还在参加北京市冰球联赛,晚上再接着训练。对于这样的训练节奏和强度,于力凡的爸爸于世辉说,“打了将近六年冰球,他已经习惯了”。这六年,除了经济成本,家人付出更多的是时间成本,但于世辉也有了更多陪孩子的时间,“对我个人来说,可能也有一些成长”。对于未来在冰球运动上的规划,他说,不强求儿子走这条路,一切顺其自然。
先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去各个击破
在父亲于世辉眼中,儿子对很多事都抱有比较强烈的热情,是个挺愿意尝试的孩子。在学冰球之前,于力凡也学了很多其它项目,比如跆拳道、画画、围棋等,最后慢慢地将他的兴趣爱好集中在围棋和冰球这两个项目上。
在接触冰球前,于世辉觉得,这是一项特别适合男孩子的运动,有大量的冲撞,很激情,速度很快,“男孩子还是应该玩类似这样的运动”。当时,于世辉也没想着让儿子在冰球上取得什么成绩,就希望他能更加坚强一些,多参与一些男孩子应该做的运动。
现在看来,于世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冰球运动对于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要求比较高,并且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需要集体协作和团队意识,于世辉觉得,儿子于力凡在这两方面,都没问题。
虽然于力凡6岁开始学冰球,但在北京的冰球圈子里,很多孩子四五岁就开始学了,所以于力凡刚开始学的时候,处于一种追别人的状态中。先定一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个去克服。“比如最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哪个孩子打得好,我们就以他为目标。”于世辉说,我们就慢慢追,然后在俱乐部里打得最好,之后在校队里打得最好,后来又到了区队里,现在来到了北京队,一步步走过来了。起初,他也没想到儿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他给了我们很多信心和惊喜”。
于力凡在冰球运动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有爸爸的陪伴。
对于力凡未来在冰球运动上的期许,于世辉觉得顺其自然就好,他希望儿子做每一件事,都能全力以赴,尽量做到最好。想要在冰球运动上达到什么成就,不光是靠天赋和训练就能实现的,还包括后天身体各种各样的因素,于力凡现在的身体还没有开始发育,后面就看他自己了。于世辉不强求儿子走这条路,也不认为这条路是儿子一定要去完成的一个目标,“它也不是我们家长的目标”,于世辉说。
任何教育理念,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在于世辉看来,冰球运动对技术、身体等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想要玩好,就要花更多精力在这件事情上。抛开在冰球运动上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是一项巨大的支出。为了于力凡打冰球,家人的很多事情就需要做出让步。儿子没打冰球前,家人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度假,而现在出去旅游只能跟着儿子的比赛行程定。之前周末时间,于世辉带着儿子把北京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逛了个遍,而现在这些时间被冲得七零八落。六年来,一家人在节假日都得陪着于力凡打球,冰球占据了他们生活很大的比重。
自从儿子开始学习冰球,于家生活的重心也有了改变。
在纪录电影《冰上时刻》中,普通观众可能会觉得,于世辉在教育儿子的方式上显得过于严厉了一些。电影首映礼上,于世辉也开玩笑说,观影前担心自己的“人设”。他觉得,任何一种教育理念,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其他家庭或者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家庭。
在于世辉看来,于力凡最开始打冰球处于一个追别人的阶段,肯定有需要努力和竞争的地方,从最终效果上来讲,自己的教育方式是相对比较有效的。现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于世辉对他的教育和之前也会有一些变化。但是,有时孩子可能有些惰性,目标性没有那么强,于世辉就会督促儿子,既然花了这么多精力,整个家庭在时间上都做出了让步,就要把事情做好,至少让自己满意。他希望儿子未来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有些规划,能独立处理一些事情。
新京报:最喜欢纪录片中哪个镜头?
于世辉:我在冰上给儿子做守门员,还有父子爬山,我都比较喜欢。特别是爬山那段,配上我在采访时说的话,就是“回头看看不算什么,他要翻过父亲这座山”,我觉得能比较准确地表达我们的初心和对于力凡的期待。
《冰上时刻》中,于力凡和爸爸一起爬山。
于力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守门那一段,虽然他守得并不是特别好,也比较笨拙,但我感受到了他对我深深的爱和想让我变好的希望。
新京报:自从孩子接触了冰球这项运动后,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哪些变化?
于世辉:如果从生活层面上来讲,确实整个家庭生活很大的重心都放在了冰球上。从家庭层面上来讲,冰球会是我们家主要话题之一,包括在饭桌上,我们也会经常讨论冰球。在跟孩子的相处上,我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他了。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他打冰球后,我陪伴他的时间也变得更多了。这个过程对我个人来说,可能也有一些成长,生活上怎么跟孩子打交道,也会有一些思考,因为这件事持续时间长达六年,其他的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系统化。
新京报:2022年了,如果送给孩子一句话,最想对他说什么?
于世辉:儿子你长大了,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而且要自主地去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
新京报资深记者滕朝
6月8日,考生跑出贵阳市乌当中学考点。高考期间,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为高考学子提供关爱和支持。新华社记者陶亮摄6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电中学考点外,家长为结束高考的考生安抚情绪。
2022-06-09 13:44:58高考温情时刻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6月22日—6月24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
2022-06-26 09:34:01金砖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