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创建,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调研、策划及全面深度运营的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孵化平台(以下简称:“培源”)——“YUAN•融”培源两周岁跨年孵化月活动正式启动。作为以“培育生态多样性、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不断自我更新迭代”为基本原则的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孵化平台,创办两年以来,平台一直聚焦剧本创作和打磨环节,筑基戏剧行业,以公益助力中国原创戏剧。
“YUAN•融”培源两周年庆祝会现场。谢建明摄
在过去两年里,“培源”根据每部剧本采取了文本修改提高、全剧剧本朗读、戏曲片段展示、常态化研讨会等孵化方式,展开有方向、针对性、出效果的孵化工作。在已经完成的两期孵化中,首演了《水流下来》《景阳钟声》《春逝》《新西厢》《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威廉与我》等多部作品。在此次跨年孵化月中,“培源”一期孵化原创话剧作品《冰川在末日到来的那天没办法全部融化》(以下简称:《冰川》)于12月30日-2022年1月2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另外三部孵化剧目《征途》《元首的笑话》《三个水枪手》则将以孵化版公益演出的方式与观众见面。
在“培源”迈向第三年,同时也是一期孵化作品话剧《冰川》成功首演之际,新京报对话“培源”总制作、《冰川》监制高建城,回顾“培源”两年成果经验。
A.变化:孵化更纵深,突破了院团合作
新京报:“培源”刚刚迎来两周岁的生日,有没有一些成果分享?
高建成:今年根据艺术基金时间的延长,“培源”二期到明年6月份才算正式运转完毕,现在总结今年成果的话也只算是阶段性的成果。第一期我们征集了367个剧本,今年在比去年少一个月的前提下,依然征集了355个剧本,数量几乎相当。
与第一年孵化了二十四个项目、十六个项目签约、五部作品首演相比,今年我们有意识地缩减了孵化数量,将孵化纵深增加。尤其计划孵化的十个项目,还会出现长期、反复孵化的作品,这是一个变化。
新京报:从作品的完成度上,今年跟以往有何不同?
高建成:今年作品的完成度更高,现在我们正处在“YUAN·融培源两周岁跨年孵化月”过程中,在此期间会有四场孵化打磨活动、两场观剧分享活动、三场剧目孵化版公益演出。去年,这些作品大部分还是“半成品”,而今年虽没有舞美和服化道,至少在剧目的表演层面已属完整的作品,成品率非常高,这是今年显著的特点。
新京报:除了完成孵化工作之外,平台还有哪些重要的配套工作在进行?
高建成:今年我们有两家孵化基地落地,一个是5House思创园,能够承载我们日常的项目研讨、沙龙等活动。另外,“培源”与天通苑文化中心签订了战略协议,那里面的剧场与排练厅,能够在未来帮助平台完成更多的“孵化”职能,可作为“培源”未来常态化孵化的储备。
除在北京地区的“孵化”配套工作正在有序发展外,我们与苏州市文化产业管理运营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培源”平台里所有小剧场品类与非标准空间品类落户到苏州。与此同时,“培源”在上海也将以音乐剧与大型商业项目为孵化重心,并计划今年在成都完成合家欢品类儿童剧的孵化整体布局。
新京报:除了行业内青年戏剧人才培养之外,与国有院团合作方面,“培源”未来有哪些计划?
高建成: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最初便是我们“培源”发起人之一,今年随着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启用,我们一直在探讨与“培源”的整体合作,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也专门委派了剧院相关人员,跟随“培源”全程挑选剧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正在孵化由朱虹璇、叶紫铃编剧的主旋律新作《征途》,日前也将进入验收阶段,如一切顺利,2022年底将在国家大剧院中剧场首演。可以说,今年我们与国有院团的合作比去年有了重大突破。
B.经验:回归原创作品本该有的样貌
话剧《冰川》剧照。
新京报:《冰川》是“培源”第一期剧本之一,去年8月启动“导演招募”到迎来首演,为什么孵化周期如此之长?
高建成:按常理,一部戏剧作品的创作周期本该这么长。只不过近十年来,整个大环境陷入到商业化戏剧创作模式,很多演出机构对于常规的创作流程越压越紧,已经不会有时间一步步打磨剧本。“培源”不过是回归了原创作品本该有的样貌。
新京报:作为一部戏剧作品之“根”,“培源”在剧本这一重要环节是如何进行质量把控的?
高建成:作为“一剧之本”,谁也不敢说剧本初稿就是好的。《冰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首先,它从367个剧本里遴选出来,我印象中从第一稿至今,修改了很多版本。
“培源”修改剧本的流程里,并非谁想改就改,而是经过一系列如剧本朗读、片段演示、研讨会等活动,逐步完成编剧部分的修改。导演介入二度创作环节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以至于演员拿到剧本的时候,也会根据自身的表演需求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实质是在不断调整剧本的方向,这也体现了戏剧本身就是多工种的艺术。
新京报:从剧目孵化的角度,《冰川》向社会招募导演,这种做法的确带有某种创新性。
高建成:其实大家放眼去看,“培源”做的每一环都谈不上颠覆性的创新,但每一环都有一些“微创新”,叠加在一起,最终效果感觉跟别人不太一样。
相比于一般演出机构的选导演机制,“培源”更希望“招募”这一事件本身,能够引起更多戏剧或导演从业者的关注,通过媒体宣传、线上直播等方式尽量扩大在行业中的影响,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得对剧本有足够的信心。
新京报:针对《冰川》这部青年导演作品,“培源”用了诸多“孵化”手法,可以称之为样本,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高建成:纵观近七到八年时间里,没有人愿意按照纯商业标准去制作小剧场话剧,观众在剧场看到的商业作品几乎被大IP、明星话剧所取代。即使剧本再好,但导演与编剧没名气,成本回收周期长,依然没有人愿意做这类作品。
《冰川》作为“培源”孵化最典型的样本,孵化的所有手段全都使用了,这是一部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同时青年戏剧工作者也在一系列的实践过程中快速成长。“培源”作为戏剧生态的构造者、倡导者和探索者,有义务发挥自身创作引导作用,我想你所指的意义便在于此。
C.计划:新增演出行业的“招聘网站”
高建成在“YUAN•融”培源两周岁生日会上发言。谢建明摄
新京报:“培源”目前平台的人才储备量如何?
高建成:从创立之初“培源”便开发了独立的官网以及小程序,截至2021年12月底,培源平台实名注册编剧911名,涵盖200余个城市,原创剧本1225部,演员也达到近400人,实名认证出品机构150余家,培源专家评审库拥有合作专家近300位。
新京报:面对如此庞大的人才数据,“培源”下一步的举措有哪些?
高建成:作为平台,无外乎一手托两家或多家,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撮合创作者与演出机构之间自主进行合作。我们也正在努力将平台的信息开放,每家机构可以通过“培源”平台,在征得作者的同意下获取他们感兴趣作品的完整剧本。
同时,原来我们只是承载剧本能够被部分展示的功能,现在觉得创作人才也很重要。今年我们新增功能就是将编剧的履历呈现出来,像是演出行业的“招聘网站”,可通过购买版权等方式解决自身剧本的存量问题。
新京报:为何还要创建“培源优选”品牌?
高建成:我始终认为,一直以来在艺术行业,很难让大部分人都能得到机会,因为整个行业永远是金字塔式的结构,优秀的永远是少数。“培源优选”的目标,就是针对两期积累下一百多部进入复评的作品,把这部分编剧推向商业市场,有“培源优选”作为他们的经纪公司及代理公司,提供很多除戏剧以外的编剧工作。目前“培源优选”将二十多位编剧推向文旅演艺市场,已打造出国内情浸式夜间剧场《寻仙缘》、融合秀演《重逢草原》等作品。
新京报:在最后还是想回归“培源”的初心。
高建成:谈到初心,“培源”一直希望整体戏剧环境,能够回归原创应该有的节奏与样式当中去,给更多年轻的戏剧工作者提供机会。
新京报:对于“培源”未来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高建成:我们将继续通过自主征集、联合征集和定制委约征集三种形式,每年稳定吸收新的作品和编剧人才,以孵化剧本为抓手,联动培养制作人、导演和演员等创作人才,丰富产业源头青年优秀戏剧人才储备,逐渐打造中国优质舞台剧输出和整合系统,建立内容供应和采买、人才交流和服务的有效沟通机制,助推行业生态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新京报资深记者刘臻
据海南日报消息,中共中央日前批准:王培杰同志任中共海南省委委员、常委
2022-06-21 19:01:06王培杰任海南省委常委身处教学一线,张咏梅的目光与思考一直在行业的最新动态上。该如何对待教培行业教师回流公办学校,是今年在“双减”新形势下出现的新命题
2022-02-24 11:39:48“双减”后教培行业教师何去何从《格萨尔王》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史诗,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唱了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及这部“伟大史诗”。
2022-06-01 20:28:35习言道丨“培养好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