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灾场所就在身边
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对全市组织的防空防灾警报鸣响演练,几乎很少有人明白到底做什么用。市民刘先生称,警报长短、发布方式的不同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他并不明白。虽然防空防灾警报每年只有一次,但应急避灾场所在不少地方都有指示标志,可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市民没有留意到设置在公园、空地上的“应急避灾场所”指示牌。“避难,去哪?学校好像可以吧。”记者采访过程中,市民孙先生认为,一些公共设施和区域应该就是可以临时避灾的地方。市民王先生是不多的几名能说出“广场是避灾场所”的市民,但具体区域和位置他却说不出。调查发现,不少居民不知道原来应急避灾场所就在自己身边,这需要平日在普及市民的防空防灾和避难知识的同时,也更多地宣传岛城的应急避灾场所位置、区域。
广场中公园里别有洞天
从最早将地下人防设施改造为商业设施的龙山地下商城,到后来的即墨路批发市场,再到如今大大小小的地下商业设施,大多肩负着特殊时期地下人防设施的功能。
昨天,记者来到八大峡广场公园,在公园的入口处有几面指示牌,分别标有应急疏散场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等标示,其中一块示意图上还标出了应急厕所、应急照明灯设施的位置,在公园的多个位置,还放置着应急供水等指示牌。据介绍,八大峡广场公园平时是市民活动娱乐的场所,在已有的生态、景观、文化、休闲功能基础上,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增建了应急避险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包括了应急指挥中心、避难疏散区、供电、供水、消防、简易厕所、物资储备室、卫生防疫室和广播等主要应急避难配套设施。一旦发生地震、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附近居民可快速疏散到广场中,得到物资、医疗、供电等基本救助。除此之外,记者看到,因为八大峡广场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广场应急设施还具备了直升机停机坪和码头。
青岛防空警报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略军在栈桥强行登陆,武装占领青岛。1998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11月14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今天听见这种声音别慌 青岛拉响防空警报信号
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今年本市将于9月21日这一天在五环路以外区域进行试鸣防空警报。届时,市民不需采取任何措施,应继续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今年本市将于9月21日这一天在五环路以外区域进行试鸣防空警报。届时,市民不需采取任何措施,应继续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