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 全国事实孤儿50万人

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 全国事实孤儿50万人
2019-07-10 17:13:39 北晚新视觉综合

原标题: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50万名事实孤儿有了生活保障!网友热议

“这项政策要落到每一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上,要一个都不能少。”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在今天举行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12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从2020年1月1日实施。

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 全国事实孤儿50万人

资料图 宋溪 制图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指父母双方不能正常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儿童,通俗讲,就是事实孤儿,主要分两类。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司长郭玉强介绍说,父母双方重病、重残或父母由于服刑在押、被强制戒毒或者其他的强制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儿童都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一方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另一方有上述情形的,也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民政部相关部门去年通过摸排发现,目前全国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数量有50万人左右。郭玉强表示,其中第一类大约有22万人左右,第二类大约有28万人左右。

此前,国家一般通过低保、临时救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等救助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关爱、帮扶。郭玉强表示,这些政策实施中没有合力,保障标准相对较低。

郭玉强说,出现了上述两类情形后,孩子一般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老人监护孩子由于代系原因、健康、精力原因,还有双方观念差别等,导致不能很好尽到监护义务,委托亲戚或者其他人,也很难能够全心全意的对孩子进行监护,出现了没有完全履行监护权的情况。

意见由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12部门联合会签,将通过五种方式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工作。

第一,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同时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社会动员优势,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工,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心理上面的抚慰,精神方面的关爱等专业服务,努力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第二,民政部将指导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加强对这些家庭的寻访,为家庭和孩子提供监护指导、返校复学、落实户籍等关爱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以及康复、特教服务机构等平台作用,为这些孩子和家庭提供政策上的指导,资源上的链接,康复和特教服务,以及对有需要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临时的监护照料等支持。

第三,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对于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将联合司法等部门进一步为这些孩子加大法律援助的力度。

第四,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力度,实际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状态很容易造成儿童离家出走、外出流浪,现实当中也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案例,本次在意见当中特别强调要帮助流浪儿童及时的寻亲、返家,要教育指导督促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义务,同时,还要将流浪儿童纳入到跟踪关爱对象,不能一送了之。一般是由救助机构把孩子送回家,明确把孩子送回家或者接回家之后,要对这些孩子继续予以关注,每个季度应当最少组织一次回访,防止孩子再次流浪。

第五,加强送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充分尊重儿童和家庭意愿的情况下,将打通信息对接渠道,鼓励支持有收养意愿的家庭依法收养这些孩子,推动部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能够回归家庭。希望通过这些措施,通过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能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对那些能够履行而不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父母,意见要求将给予失信的联合惩戒。

高晓兵表示,意见主要对三类父母进行惩戒。第一类恶意、故意弃养孩子的父母,这类父母是在有条件抚养孩子的情况下,不履行抚养和监护的责任;第二类是长期不与家庭和孩子联系的父母,这一类情况经常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能够看到;第三类是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保障的资金、物资和服务的父母及其监护人。

高晓兵表示,这些惩戒措施有利于教育引导和警示失职父母依法履行责任的义务,有利于督促失联父母及时与家庭联系,有利于保证各方面的资助支持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上。

网友评论

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 全国事实孤儿50万人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 全国事实孤儿50万人父母生而不养将被惩戒 全国事实孤儿50万人

延伸阅读: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 少年法庭现身说法 教大家如何为人父母

北京海淀法院将目光聚焦到父母身上,期望通过亲职教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我们在长期审判实践中发现,‘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根据我院调查,未成年犯的家庭成长环境较差,57.9%的少年来自于单亲、继亲或婚姻动荡家庭,其中半数以上少年曾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家庭教育方式方面,48%的家庭以溺爱、放任为主,另有23%的家庭以打骂体罚为主。“海淀法院代表发言时指出,据研究,人的大部分重要心理发展环节在6岁以前便已完成,而6岁以前心理形成的主导因素就是家庭。由此可见,犯罪问题与家庭教育最为密切,问题少年大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根据调查结果和研究报告,海淀法院少年法庭从2013年初开始,带领近20余名未成年被告人的家长回访看守所,举行亲情座谈会。当年8月,海淀法院再次开展“亲职教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为多个社区和学校的未成年人家长进行预防性亲职教育,惠及近4000名家长。

海淀法院代表恳切建议:确定亲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为家长提供接受预防性亲职教育的途径;引入强制性亲职教育制度,让问题少年的家长为其教养不当,承担必要的法律责任。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10个创新事例不仅具有创新性,还具有典型性和推广价值。“将儿童福利理念与工作方法融入少年法庭工作,让司法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人性的关怀,这是10个创新事例的共同底色,也是30年来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制度创新的不竭动力。“安凤德总结到。

(责任编辑:卢书敏 CN06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