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官网上贴出中国知网(以下简称“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图书馆订购的‘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2015年合同期已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合同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
至2018年,因知网涨价而导致高校暂停续订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2018年12月28日,太原理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2019年暂停访问“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的通知,称因与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就“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续订价格及使用方式未达成一致,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该校师生暂停访问“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太原理工大学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该校师生暂停访问“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
半月谈评论认为: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加强,知网靠垄断平台躺着挣钱的如意算盘该停停了。知网需要更新的不应只有技术和数据,还应在经营理念、服务意识上下下功夫。平台的公益属性应当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和研究者的权益都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绝不能为企业的一己私利,占了国家的便宜,又寒了学者的心。
你在知网花过多少钱?
2月19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声明称,因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决定撤销2018届博士生翟天临博士学位。此前,北京大学也宣布对翟天临作出了退站处理。
一个月前的翟天临肯定没有想到,当初一句“不知知网”让自己陷入质疑,人设崩塌;而他更想不到的是,作为“打假”工具的知网,如今也因涉嫌不公平收费、知识垄断等问题,成为了新的关注焦点。
“只要写论文,必会上知网”,这几乎已成为所有当代大学生的共识。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1999年,其前身“中国期刊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四年后更名为“中国知网”。
知网介绍显示,其所发布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覆盖了学术期刊、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等信息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每日更新约1万条。
而最近,知网却被一名大学生告上了法院。该名学生因需付费7元而在“充值中心”里充了50元,但剩余金额却不能退回。于是,他将中国知网的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并退还账户全部余额。
据媒体报道,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法院已判定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法院认为,该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中新经纬了解到,中国知网的充值方式有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9种方式,充值金额不能自定义,最低50元,最高3000元;而只有“移动短信”功能支持最低0.5元的充值金额,但仅限于移动手机号段,且在一些省份不能使用。
另外,网站中明文规定称,帐号余额不支持任何途径的退费功能,此前已有多名学生在网络上求助“知网怎么退钱”,但却无解决方式。
对此,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中新经纬表示,知网的这种设置属于消费者俗称的“霸王条款”,是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相背离的。他认为,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还涉嫌加重消费者责任、免除自身责任,属于无效条款,故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剩余的金额。
然而,从法院判决后至发稿日,知网仍未对收费方式作出改变。除了状告胜诉的那位学生之外,其他用户的余额依然无法转出。
沙特开设汉语课程 沙特阿拉伯23日宣布将汉语纳入沙特王国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以使该国教育更具多元性。开设中文课也有助于实现沙特“2030愿景”有关教育领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