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外媒记者首次拍摄“蛟龙号”纪录片,看到惊险返航忍不住惊呼

2019-02-16 16:01:19  观察者    参与评论()人

(观察者网讯)大海深处是什么?

2月14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放出一则纪录片,名为“中国水下捕猎”。这是外媒首次与中国媒体合作,跟踪拍摄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海探索过程。其中,有很多首次公开的画面,令外界颇感震惊。

事实上,半岛电视台这段时长25分钟的短片,早在2016年元旦就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片名为《深潜》,共3集;该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高岸视野文化传媒、澳大利亚海之光影视共同制作。

外媒记者首次拍摄“蛟龙号”纪录片,看到惊险返航忍不住惊呼

截图来自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外媒记者首次拍摄“蛟龙号”纪录片,看到惊险返航忍不住惊呼

纪录片称,中国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大胆的深海任务,去从未有人类踏足的地方探寻,那里有着丰富稀有的资源和独特的生物种类。中国研究船行驶在印度洋上,潜航员驾驶着“蛟龙号”潜入印度洋深处,科学家们则对“蛟龙号”带回的深海资源、物种进行分析。

但事实上,对“蛟龙号”科考队员们而言,每一次执行下潜任务都一刻不能松懈,深海中复杂未知的环境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冰冷的海水、超高压的水下环境、暗礁密布的海底,都让潜水器上的人员精神紧绷,随时都要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一旦这个重达22吨的大家伙失去动力,就会迅速下沉至海底深渊,外界几乎无法施以援手。

片子记录了一段潜航员付文韬和队友驾驶着“蛟龙号”潜入印度洋海平面下3000米的热液区的经历。

画面中显示,海床上林立着不断喷发的“黑烟囱”,“蛟龙号”这次的任务就是从热液喷口抓取岩石样本。这些看起来就像微型火山口的“黑烟囱”中,蕴含着非常珍贵的矿物和生物信息。如果能顺利采集到样本,将对热液喷口的地质构造认知以及周围生态环境分析起到关键作用。

外媒记者首次拍摄“蛟龙号”纪录片,看到惊险返航忍不住惊呼

然而,仅仅是接近“黑烟囱”就十分危险,因为其喷出的灼热水流温度高达400度。尽管“蛟龙号”舱体能承受高温高压,但玻璃窗是软肋,若被灼伤可能导致舱体爆裂。

1234...6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