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华林涉嫌组织传销:公司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已被警方控制(5)

2019-01-16 10:28:1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吊销直销牌照的案例不多

关键词有两个:“保健食品”和“直销”。两个领域都有问题。目前来看,主要问题还在“直销”,或者说在“直销”名义下的非法传销。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除了个别产品,基本集中于虚假宣传和广告,危害性没有那么大。非法传销则不同。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一些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既有的夸大宣传的程度与动机,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性,还增加了欺骗、误导甚至强制的可能。以往这一领域出现的恶性案件,多数与此相关。

非法传销猖獗的核心问题又在于,像权健、华林这样有合法直销牌照的企业,利用管理上的灰色空间,进行非法传销活动。“权健事件”爆出后,人们开始关注直销问题。2005年12月1日起,国务院《直销管理条例》开始施行。此前一个月,《禁止传销条例》开始施行。也就是说,对传销和直销的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一抓一放”的。

也是从那时起,合法的直销牌照开始发放。但从2006年至今,直销牌照的发放节奏很不均衡。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内资公司直销牌照的发放在最初几年间并不算多,2013年后开始猛增,并迅速在2015年达到17家,比2006年到2012年发放的全部内资公司的总和还多。

第二,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的规定,吊销企业直销经营许可证的依据早已存在。但实际上,自2005年两个条例实施以来,也仅在最早一批获牌的企业当中,吊销了蚁力神和珍奥两家企业的牌照。而截至2018年1月19日,一共有91家企业获得了直销牌照。

在所有“牌照”准入式的行业监管,“牌照”的退出和淘汰机制都极为重要。为什么直销牌照吊销的比例如此之少?而这又与人们日常通过媒体、司法等渠道获得的感知,形成了反差。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