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通俗解释“挖矿”和“矿场”概念说,挖矿是获取比特币的方式,用于赚取比特币的电脑被称为挖矿机,后来“挖矿”规模化运营之后,这些电脑简化成了装有风扇的盒子一样的“四不像”,这类“四不像”有专业的挖矿芯片,耗电量很大。随着“挖矿人”和“挖矿”成本的增加,专业的“挖矿人”一般会组织专业的“挖矿”团队,对机器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维护,以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专业的计算机、专门的维护人员以及专用的场地进行“挖矿”,这种场地就是“矿场”。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电是“挖矿”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电费成本约占矿场总成本的70%以上,用电成本往往能决定一个矿场能否赚钱,所以也成就了比特币“矿工们”逐电而居的特性。
四川境内各条江河上梯级开发的各家大大小小的水电站,生产着丰富且比内地廉价的电力,但因缺少特高压输电线路,生产出来的电力无法输出大山,只能成为“弃电”。缺电的比特币“矿场”和“弃电”的水电站,成就了四川“世界矿都”的雅号。
“矿都”可不是虚名,连看电站机房的老大爷都知道,“他们干的是‘挖矿’的活路,很挣钱”。
和石磊长驻在大山深处不同,另一家比特币“矿场”的维护工程师张军(化名)在三年的从业中是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夏天在四川,冬天在新疆。张军对上游新闻记者说,他们为老板工作,老板要他们去哪他们就去哪。冬天北方因为采暖等原因,火电丰富到直接弃掉,所以冬天便宜的电价吸引了大量矿工们,哪怕要舟车劳顿近千公里;到了夏天,四川便宜的水电又把矿工们吸引回了西南的大山深处。今年有了新情况,因政策原因,新疆、内蒙等传统过冬目的地不再欢迎矿工们,今年冬天他们可能继续向南,听说有新的稳定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