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贵州省卫计委通报“儿童感染艾滋”事件核查情况 回应四大疑问

2018-08-12 05:51:0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针对大家关心的用血安全问题,贵州省临检中心副主任黄山介绍,2015年起,我国艾滋病检测完善为抗体初筛和核酸确认两步骤,与国际先进水平是同步的,两者结合就能够对供血者艾滋病毒进行有效的检测。

也有人担心,处在窗口期的艾滋病供血者检测是否有效。对此,黄山表示,公众大可不必恐慌,目前血液中心对艾滋病的检测窗口期最短已经缩减至1周,而且只有经过窗口期检测的血液才能供患者使用。

疑问三:医院是不是仍然存在内部感染风险?

该患儿所用医疗器具会不会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重复使用?与患儿接触的医务人员是否携带艾滋病毒?有关医院内部是否仍然存在感染源的问题也是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

徐艳霞表示,从科室到全院,他们进行了自查,也接受了市卫计委、省卫计委和国家专家的6次核查。对和患儿同期住院的179名患儿进行了核查,HIV初筛都是阴性。对与孩子有过接触的33位工作人员也进行了抽血检测,HIV初筛也是阴性。

根据贵州省卫计委提供的核查通报,核查组专家对该患儿所用纤支镜、喉镜、气管送管钳、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也进行了核查,未发现异常操作的情况。

疑问四:患儿当前的诊疗情况如何?

从今年5月开始,该患儿出现持续低烧现象,7月5日被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确诊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目前,患儿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接受治疗。参与患儿救治的总住院医生宋业兵介绍,患儿发热、咳嗽症状得到缓解,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过,由于该患儿在重庆诊疗期间做了气管环切手术,目前伤口仍未闭合,仍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如果患儿的气管能够成功闭合,就可以像正常的HIV感染者一样,吃抗病毒药,终身服药,对其预期的寿命影响会很小。

贵州省卫计委给出的阶段性核查通报指出,通过多轮检测分析,专家组判断患儿最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时间为去年9月30日至12月6日。由于距患儿感染艾滋病毒的时间较久,加之行政职能和流行病学调查手段的限制,目前仍未能找到感染源。对此,贵州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救治患儿,给予患儿在诊治方面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并继续全力查清感染源,做到不护短、不遮掩,继续通过科学专业、合法的途径,查清事实真相。(记者 张兆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