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贵州省卫计委通报“儿童感染艾滋”事件核查情况 回应四大疑问

2018-08-12 05:51:00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徐艳霞对患儿入院抢救时的情况记忆深刻:“当时的情况,(孩子)颜面发绀,呼吸有明显的困难。一问病史,孩子是有异物卡住了,这种情况是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如果这个孩子不马上插管,可能会面临死亡,有很大的生命危险,孩子在急诊科整个的救治过程特别紧急。”

对于为什么要给患儿进行输血治疗,徐艳霞也给出了明确解释。她说:“第二天呼吸科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通过气管插管进去以后,有肺出血表现。孩子入院两天后,血色素从99克/升掉到了78克/升。根据输血指征:患儿有缺氧,且有活动性出血,贫血的程度达到中度就要输血治疗。”

上述的说法,也得到了这次感染源核查专家组成员、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黄玉瑛的认可。她告诉记者,该患儿的这种疾病一般在五岁以下的小孩中比较多见,大概占到五岁以下小孩的80%-90%。气管异物的吸入可能会导致患儿突然死亡。“而且这个孩子吸入(异物)后,生命体征不平稳,当时他进入PICU的血气分析就提示,有代谢性的酸中毒,乳酸增高,这都说明这个孩子有组织缺氧的情况,属于儿科的危急重症。”

疑问二:用血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该患儿在重症监护室的一次输血记录是公众对于其感染艾滋病最直接的怀疑环节,血源是否存在问题也是专家组首要排查的对象。贵州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患儿所用血液制品的留存血样进行检测、以及联系供血者现场抽检,HIV抗体筛查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进一步排查血液问题,核查组对贵州省血液中心同一天采集的所有37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查,没有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未发现血液可能被污染、漏检、错检、贴错标签的情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