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个性定制车间工作(6月15日摄)。
20世纪70年代末,一名祖籍山东的香港商人在青岛胶州李哥庄镇建起了第一家帽子加工厂,拉开了当地制帽产业发展的大幕。近40年来,李哥庄制帽产业从手工作坊起步,历经长期积累,发展到今天借助互联网实现“数字化个性定制”。如今,以李哥庄镇为中心,380余家制帽业相关辅料、刺绣、印花、包装物流等成规模企业在此汇聚,形成了产值逾25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九成以上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六片运动帽”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眼下的李哥庄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帽之乡”。
下一步,当地计划整合优势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营销链条“去中间化”,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实现“制帽之乡”再腾飞。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工人在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作(6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青岛超杰制帽有限公司图案打板师在设定新图案的刺绣数据(6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一名工人在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工作(6月15日摄)。她身后的大屏幕显示她们班组的工作进度和生产质量。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仓库送料机器人根据电脑指令自动投送面料(6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青岛胶州李哥庄镇(6月15日摄)。这里汇集了大量与制帽业相关的辅料、电脑刺绣、印花、包装物流等企业。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