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的棉花主要加工成皮棉出口,留下的棉籽也得到充分利用。笔者早先在当地农家吃饭,明显的感觉就是油水不足。现在,棉籽可以脱壳后榨油,改善了部分人的生活。为鼓励种棉大户,企业专门设立几个奖项,有自行车、耕牛、农机具和摩托车等“接地气”的奖品。关于奖品,青岛瑞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艳波还讲了个有趣的故事。刚设立奖项时,大奖是拖拉机,不过当地老百姓开回家后又都开了回来,说“拖拉机虽好,但农村没加油站,还是送牛、农具和自行车来得实在”。
因气候等原因,马拉维棉花今年大幅减产,很多棉农收入减少。对此,刘艳波表示将通过提高皮棉加工质量,做好销售方案,从深加工的收益上挽回损失。
靠天吃饭的马拉维农户很关心天气的变化。这些年,中国国内农村广播站的做法也复制到了马拉维——很多村头安装“大喇叭”,用简单有效的大广播给全村人播放天气预报,同时还可以给农户提供实用有效的农业技术知识,讲解农业政策。
消灭疟疾,中国经验遇瓶颈
在中国政府支持下,广州中医药大学协同广东新南方集团在科摩罗推行“复方青蒿素快速灭疟项目”,从2007年实施到2014年,已帮助这个备受疟疾折磨的岛国实现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减少98%。同样的模式也在每年有四五百万疟疾病例的马拉维复制。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余正杰告诉笔者,中马两国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灭疟项目。去年7月,中方还向马拉维萨利马地区的医院捐赠复方青蒿素抗疟药品,以帮助遏制疟疾在滨湖地区的快速增长。
与中国政府给马拉维带来的很多实质性改变相比,青蒿素治疟的项目推进有些缓慢,笔者调研后发现,这涉及一些外国援助机构的利益问题。在财政依赖外援的马拉维,随处可见某某国援助的标识,如欧美援助多是和政府合作在村庄开展项目,日本主要是打水井,搞清洁饮水项目。美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每年数百万美元的抗疟经费,多数支付给在马的援助组织,用于采购杀虫剂和蚊帐等。如果全民灭疟疾项目减少疟疾病例,等于是动了一些人数百万美元援助款的蛋糕。因此,中国团队在马拉维推进灭疟项目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