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揭秘国外抗癌药未入市前:出境购买或寻求代购

2018-06-08 13:40:4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全国政协委员涂辉龙曾对此案发表看法称,陆勇事件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揭开了一个“现实困境”:癌症病人急需特效药延续生命,但所需药品要么价格相对国外市场高太多,要么根本就未入市,代购药品又涉嫌违法。

至于为何没有引进内地市场,史立臣称,马法兰效果好但使用量不算太大,药商考虑到成本和效益,不愿申请进口。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冯文化进一步解释称,国外药企不申请入市,内地药企不愿生产仿制药,这是“缺药”的一大因素。“很多国外药企生产的抗癌药和罕见病药患者群体小,定价也比较便宜,而注册申请又得花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药企也不愿意申请中国市场。”冯文化称,这些药需求不大,生产成本也很高,所以内地药企也不愿仿制。

他举例称,两年前,他也曾想研发马法兰仿制药,后经过了解,马法兰的生产设备成本就高达3000万元,生产所需的无菌原料也价格不菲,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放弃。

“救命药”解困

孙媛在采访中提及,除马法兰外,目前仍有多种在国外取得临床验证的抗癌类药物没能走进国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原院长俞光岩称,如今药品私下买卖越来越多,涉及品种越来越广,以抗肿瘤药物为甚,马法兰就是其中一种。

今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提交的《关于实行进口药品国家专营 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议》的提案也提到,从近期调研情况看,一些血液病治疗药品、儿童用药和罕见病药品的供应保障仍不乐观。以马法兰为例,该药品是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的标准用药,但内地并不销售。根据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异体移植需求约4500例/年,自体移植需求约1500例/年,均因马法兰短缺受到影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