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学区房不只是高房价之痛 更是教育公平之痛

2018-05-31 10:56:03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学区房不只是高房价之痛 更是教育公平之痛

资料图:大学生身着学士服推介“学区房”。 韦亮 摄

学区房,难以告别的存在

清华毕业买不起旁边学区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上清华?针对此类问题,回答当然可以是“上清华并不是为了买学区房才去的”,但学区房高到“宇宙中心”价的确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学区房背后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

学区房不只是高房价之痛,更是教育公平之痛。

4月底,北京市多个城区集中发布了2018年各区幼升小政策,其中,东城、海淀、丰台等城区都增加了关于“多校划片”政策的表述,“多校划片”入学渐成趋势。

所谓“多校划片”,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把学生入读小学初中由“一对一”变成“一对多”,用“电脑派位”分配学生入读的学校,由此消减学区房的优势,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中介大肆炒作的困境。

去年,某家长以530万元的价格,在北京西城区文昌胡同的深处一个杂草丛生的院子里,购买了11.4平方米的一个仅能放下一张床的屋子,为了孩子能就读北京实验二小,每平方米46万元的单价创下了学区房单价的纪录。

今年2月底,教育部在2018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表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需积极推进“多校划片”政策。北京各区出台新政以打压学区房,新政如能推行并引发其他城市一致跟随,那么料想各地爆炒学区房热潮将大大降温,以往市场炒翻天的“天价”、“过道房”将彻底失去土壤。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多校划片”可以一定程度打压学区房,但平衡教育资源却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必须挑明,学区房问题的根本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即便实施“多校划片”,旧有学区房被划入招生范围的概率还是很大,尤其在一些名校扎堆的区域更是如此。所以,优质学校迁入落后区域、郊区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对缓解学区争抢压力有一定积极作用,也更科学。城市副中心的设立既有疏散城市人口密度的功能,也包括相关配套公共资源,如学校教育资源。名校资源的疏散对教育公平和解决大城市病均有好处,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大力推进“租购并举”政策,让租房入学的权益增加,以及随着租赁市场发展,租房可落户概念介入,才能冲淡“购房入名校”的积习,破除房产捆绑名校资源的既得利益格局。

再次,也是更为根本的,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问题。北京“多校划片”要解决的是北京市的问题,但全国范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怎么破?

从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分布来看:第一,优质教育资源是全国分配的,城乡差距也小,有些名校包括全球著名大学都是设立在一些小镇上,这对平衡一个国家的教育资源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第二,优质师资力量轮岗化,比如在日本,很多名校的校长、老师实施全国轮岗,以保证在某个山村的教育质量与东京的相近,至少不至太落后。轮岗制在中国某些大城市逐渐实施,效果还是不错的。

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本质上是解决起跑线上的不公平。这理应成为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所谓“不均衡、不充分”的关键内容之一。那么北京迈出了“多校划片”艰难一步,希望是个良好开端。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