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是一部论述20世纪美国新中产阶级的著作,1951年出版后被誉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启迪之作”。
在大陆,白领这个词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从事最艰苦的体力劳动,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使用白领这个词来和农民工以及传统的城市产业工人进行区分。
90年代后半期,白领可能意味着下面这些特征:在写字楼上班,工作体面(多少偏重于依赖脑力),收入较高,生活比较时尚。
如果说当时白领的这些特征还算清晰的话,20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大大不同了。
如今,那些在建筑工地劳动的人,收入可能比建筑完成后在里面上班的白领要高很多。随着写字楼的大量增多,没有谁再会因为自己在写字楼内上班就感到自豪。
如果单纯看收入,一个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白领,和在城市做建筑工人或者送外卖的人士相比,实在没有任何优势。
这就从根本上抽空了“白领”这个词曾经带给人们的优越感——一个吃15元午餐、坐公交车上下班、住在出租房想着换工作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优越感?
▲《北京女子图鉴》中的白领形象。
所以,大多数人谈起白领这个词,已经从以前的自豪变成了自嘲。
但是,如果我们不那么傲娇的话,还是要承认白领和外卖小哥仍然是有区别的。一个月入8000元的快递小哥,可能不会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一个月入5000元的白领,则有可能是影院的常客。
美媒称,中国主流职业平台智联招聘最近发布了2017年白领满意度指数调查报告,报告发现,由于晋升机会有限、经常加班、缺乏休假,2017年中国白领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