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吹响高精尖产业集结号,擘画未来发展新坐标

吹响高精尖产业集结号,擘画未来发展新坐标
2018-05-09 18:12:38 燕鸣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地方,以占全市0.35%的土地,贡献了全市20%的工业增加值。这个地方就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总面积59.6平方公里的亦庄,创造了869亿元的效益价值。这是北京舍弃“白菜帮”、精选“白菜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一个缩影。作为“高精尖”产业的探路者和引航者,亦庄是“北京制造”的名片,同时也是“北京创造”的名片,更是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后发展的必然。

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了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明确要求北京紧扣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放弃“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这几年,北京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刻把握“舍”与“得”的辩证关系,深入实施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吹响了构建“高精尖”结构的集结号,努力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做好“白菜心”,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

2017年12月26日,北京市发布了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十个指导意见在深刻把握疏解与发展、创新与转化“两个关系”基础上,一并提出了贯彻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主动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北京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的发展要求。

何为“高精尖”?

高,就是今后几年能实现高速增长、带来强劲发展后劲的行业;精,就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知识产权的顶尖企业;尖,就是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前沿科学技术。引进发展高精尖产业,要符合“绿色、集约、智能”的产业发展方式,要符合“减重、减负、减量”的发展要求。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超过50万家。独角兽企业67家,数量仅次于美国硅谷。北京具有91所高校、1000余家科研院所、近800名院士,这些都是北京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伴随着指导意见的深入实施,诸如金山云、千方科技、启辰明星等一大批高精尖产业和龙头企业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提升首都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注入一针强心剂。

吃下“定心丸”,消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为解决高精尖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切实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做到“引得来、留得住”,北京市制定了强化资金保障、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强化配套基础保障等多项保障举措,对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一企一策”服务,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比如,在土地政策方面,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用地政策的意见》,入园企业申请以出让方式取得园区产业用地,实行弹性年期出让,出让年限最长为20年。国家和本市重大产业项目,经市政府批准后可适当延长,最长出让年限不得超过土地使用权出让用途法定最高年限。

在优化政商环境方面,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发布“9+N”(九项主要政策和N项配套措施)一揽子政策,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实行“一窗受理、后台流转;一次申报,全程办结”。

在人才引进方面,制定了《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在科研经费奖励、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服务以及办理永久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其他服务保障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福利。

在规范资金管理方面,发布了《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拨款补助、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补贴、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

上述举措的制定和实施,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达到了引进一位高端人才,聚集一支人才队伍,支撑一个主导产业,崛起一个新兴市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推动了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重点项目和产业的顺利落地实施,为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打造“主战场”,带动创新发展新引擎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抓好“三城一区”建设。目前,不仅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为主战场的创新平台,而且各区还形成了创新发展皆有特色的新格局。

北京对“三城一区”给出了差异化发展的定位。中关村科学城要聚焦,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怀柔科学城要突破,形成具有世界级原始创新的承载区;未来科学城要搞活,打造全球领先技术创新高地;作为原始创新“三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优化提升,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以及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建设。作为全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金名片,2017年“三城一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北京占比超过30%,发挥了主战场“领头雁”的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各区也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发展。比如,西城区的金融街、新华1949、设计大厦等科技金融;朝阳区形成的798艺术区;海淀打造的“一城三街”;丰台区建设的研发企业总部基地和智能控制产业;石景山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当然,各个区的创新发展不仅这些,还有很多创业孵化聚集区、知识产权示范区、文化科技融合区等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

从最初的聚集资源谋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到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北京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新篇章。

文/温加彬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