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建设“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唯独没有经济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对现代经济体系的漠视和对高精尖产业结构的战略放弃。今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编制完成“三城一区”规划,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引领支撑作用,对标国际一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断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腾笼换鸟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北京对以高精尖产业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的高度重视。过去五年,北京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创新驱动和放管服改革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特别是“三城一区”成为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首都推进科技创新、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迅猛引擎,堪称北京现代经济体系的“四梁八柱”。
早在去年底,北京市就在“舍”与“得”之间做出了准确清晰的平衡,围绕做好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出台了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全面聚焦“绿色、节约、智能”和“减重、减负、减量”的产业发展要求,回答了北京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产业、重点需要什么技术、怎样创新技术、怎样发展产业的问题,为首都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描绘了一幅详细的“路线图”。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题:逐梦“高精尖”——一座创新之城的不二抉择 新华社记者 李斌、孔祥鑫、张超 在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在中关村科学城所在的海淀区
5月22日,在外游玩的小朋友戴上了遮阳镜。 北京市气象台于5月21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22-25日北京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5月22日,行人用手中物品遮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