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某教育机构组织的考研培训坐满了人。(资料片)本报记者左庆摄
新近省公务员考试结束,应届毕业生已撤出了大学自习室,取而代之的是新一批学生。齐鲁晚报记者在多所高校的样本调查显示,一个班级考研考公务员的人数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大学毕业生似乎不着急找工作了。
齐鲁晚报记者张泰来实习生张嘉欣陈亚辉李妍彬白楠
考研考公升温不少学生不着急找工作
24日早上,5点45分,小易醒了过来。从前年下半年开始,6点之前她会准时醒来。那一年,小易还是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出于对法学的兴趣,她决定考研攻读法学硕士学位。
“为了考研,一个需要被闹钟叫醒的人,变成了叫醒闹钟的人。”小易说。虽然付出了努力,但考研之路并不顺畅。到目前为止,小易已经参加过两次考研考试,遗憾的是两次都落了榜。虽然经过两次考研失利,但小易对于考研的热情依然高涨。目前,她找了一份保险公司的售后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备考,为了集中精力备考,她特地在高校租了宿舍居住。
像小易一样热衷考研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每年6、7月份,大学都会上演考研学生抢座大战。“除了考研就是考公务员、事业编,占到应届毕业生的八成以上。”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教师徐杰介绍,近年来考研考公升温,毕业生找工作没那么着急了,继续深造或者考进“体制内”成了常态。
一班级53名大学生没考研考公的不足10人
记者在山东政法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等多所高校随机抽取了200名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200名大学生中有112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占到总数的56%;打算考公务员事业编的有58人,占到总数的29%。另外,考研的112人中,还有61人计划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平均每人都会参加3次以上考试。在选择考研和事业编的学生中,43%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当年考试失利,未来一到两年会继续参加考试。
吉林农业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言灵在接受问答调查时介绍,他们班30人,考研10人,工作12人,考公考编7人,当兵1人,考公考研比例占到56.7%。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2018届新闻学专业有毕业生53人,其中参加考研的有27人,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的有17人;两项加起来占到总数的83%。泰山医学院临床专业一名大五的应届毕业生晓晶则称,他们专业的50名学生,全部参加研究生考试。
对工作期望值高导致出现慢就业
山东财经大学教师赵丽霞说,考试热已经存在多年,很多学院老师常以考取研究生的学长作为榜样激励新生。近两三年来,他们学校毕业生考研的人数、录入率均有所提高。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就业指导教师余志鹏介绍,6月份之前,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不多,大概只占到百分之二三十。
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院长蒋海升有着多年的观察研究,他给这一现象设定了一个专门的名称“慢就业”。在蒋海升看来,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人们的思维不再受到“毕业即就业”观念的限制,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已经从“要找到一个饭碗”转变成“要找到一个金饭碗”。简单说,不着急找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和学生本人对工作期望值高。既然一时之间无合适工作,更多的家长宁愿选择让孩子继续深造。
跟就业高期望值相对应的是就业形势。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创纪录地达到699万人,当年的毕业季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的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820万。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竞争压力增大。一时无法实现就业,转而通过考研再深造,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文中涉及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