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十大考古新发现 区域文化遗存见证历史足印

2018-04-11 13:58:0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安图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位于吉林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相传唐代有将军东征高丽时在此获得一匹宝马,故又名宝马城。宝马城选址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占据最为高敞地利,城内建筑轴线的南向延长正对长白山主峰,天气晴朗时,主峰尽收眼底,体现其超然的地位。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金世宗效仿中原皇帝封禅五岳之举,封长白山神为兴国灵应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遗址进行了4年发掘。该项目负责人赵俊杰介绍,神庙遗址的整体布局与以中岳庙、西岳庙等为代表的宋金时期皇家山岳祠庙非常相似,凸显其规格之高,也为更好地理解宋金时期祠庙建筑布局和规制,以及礼制建筑的传承关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陵墓发掘弥补考古缺环

东汉共有帝陵12座,其中11座位于河南洛阳境内。东汉陵寝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陵墓由“天下之中”到“南面称王”轨迹演变的关键节点,属于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帝陵位置和分布长期以来是考古学的缺环。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东汉帝陵及其陵园进行了大规模勘探,明确了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即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南向,墓室为方形“甲”字形回廊墓。该项目负责人严辉说:“这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陵园归属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高陵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发掘的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东北部,考古队发现一处大型成人墓地,墓葬总数在2000座以上,规模空前,是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性质应为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为研究渭水流域史前时期葬制葬俗、人种学、人群血缘关系、聚落形态、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该项目负责人杨利平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