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十大考古新发现 区域文化遗存见证历史足印

2018-04-11 13:58:0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自2013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重启栎阳考古,在三号古城内发掘确定了多座大型宫殿建筑。该项目负责人刘瑞说:“从清理的半地下室、巨型筒瓦、瓦当、浴室、壁炉等遗迹看,当为秦高级宫殿建筑。”而清理出两两成对的4个大灶,系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王室级御膳房建筑设施。同时,考古队还开展了白渠、郑国渠的勘探试掘,确定了二者的走向和位置。

同处春秋战国时期,新郑先后作为郑国、韩国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539年之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北城门遗址和郑国三号车马坑进行发掘,据该项目负责人樊温泉介绍,郑韩故城选址科学、形制完整、气势宏大,展现了其在中国都城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突出作用,而北门遗址中带车辙的道路遗迹和出土的车辆马匹相互结合,为描绘春秋战国的生活添上浓重一笔。

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章丘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发掘的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是山东地区,乃至黄河流域最早的城址之一。该项目负责人王芬介绍,这展示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为我们认识黄河下游史前社会的转变及复杂程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料。

宗教考古有了重大突破

为探究唐宋之后以大上清宫为中心的道教分布、影响范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推断出主体殿宇基址的年代为明代早期至清代前期。端庄沉稳的红条石建筑基座,灵气秀雅的鹅卵石园林地面,使得整个宫观既有北方官式、皇家宫观建筑特点,又兼具南方传统建筑风格。“大上清宫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遗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该项目负责人胡胜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