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担心了一夜的任霞就出门了,去学校看儿子。任霞在华中师范大学的食堂做后勤,走到武汉理工大学大约20分钟。她一路上都在想,她和儿子几乎天天见面,有事一般通过微信交流,很少打电话,到底怎么了?
6点20左右,她见到了儿子,“脸色不是蛮好”,说了一句,“妈,来了”。
两人多数时间沉默,偶尔用家乡话聊几句。听儿子说心里烦,就带他去校门口吃早饭,“一碗热干面没吃完,就说吃不下了”。往回走的路上,陶崇园又说起导师王攀,“我感觉我要崩溃了,我不晓得怎样摆脱王老师。”
任霞劝他,“再忍忍吧,能不翻脸就不翻脸,再挺几个月就过去了”。26岁的陶崇园,正读研究生三年级,今年夏天毕业。他之前和母亲说起过导师王攀对他的各种要求,任霞都劝他忍。
陶崇园回答,“妈,我的心里你不明白。”
然后,他转身就要走。任霞想拉住他,陶崇园没理会,径直往宿舍方向走,之后跑了起来。任霞跟在后面追。
50岁的任霞跑过篮球场旁边的那条上坡路,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追不上前面的儿子。
几分钟后,任霞追到男生宿舍楼的院门口,隐约听到有人喊“跳楼了”,灰色水泥地上,一双棕色鞋子让她瞬间慌乱,她挤过门禁冲进院子,儿子陶崇园趴在地上,已在血泊之中。
听到哭喊声的刘兵惊醒后,没敢探出窗看,心里隐约知道是他。
事件发生后,通往天台的楼梯口已经上了锁,之前学生可自由出入,很多人在楼顶晒衣服。警方对家属称,在那里找到陶崇园的黑色外套和钥匙。经过调查,警方认定为自杀身亡,不予立案。
自杀的前一天,根据多位同学回忆,陶崇园踢了一场球,聚餐后回到宿舍睡觉。晚饭时间出门,23点左右回到宿舍,中间的几个小时,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3月31日,陶崇园的宿舍还和往日一样,他床铺下的绿色塑料桶里堆满脏衣服,常穿的那件篮球衣搭在最外面。刘兵和另一个室友站在窗边,发了会呆。他们清楚地记得,三年前,刚读研时选宿舍的那天,为了抢这间屋子,既定时间9点半开始,陶崇园拉着他们8点半就赶到候选地点。
“三层又朝南,窗户刚好有阳光。”陶崇园说。
陶崇园宿舍凳子上摞着的书,新京报记者陶若谷摄
班主任的军事化作风
2011年,19岁的陶崇园从武汉新洲区一所中学考入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对于经常考第一的他来说,只能算一次失败的高考。
他大一就读的班级,班主任叫王攀。他1971年出生,2003年至2005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校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控制与决策研究所所长。
陶崇园的导师王攀。图片来自网络
在李浩和几位同学的印象里,他算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虽然不教课,但和学生走得很近,不像其他班主任形同虚设。李浩记得,暑假时他让班委统计贫困生,回家的路费他给报销一半。对班委和单科第一的同学,尤其照顾。
陶崇园就是其中之一。晚自习上,李浩看书累了趴桌上休息时,余光感觉到斜后方的陶崇园坐得笔直,刷刷写字。基本每天,他都是最后一个走的。在同学眼里,他刚来时比较瘦,浓眉小眼透着质朴,是王老师最喜欢的那个类型:学习好,老实,人品好。
尽管在学习上有足以骄傲的成绩,年年都拿奖学金,但陶崇园显得不太自信。
李浩有一次和他聊起一位政界名人,陶崇园问那是谁,李浩随口说,”这你都不知道?“两人分开后,他收到陶崇园发来的信息,“不知道不是很正常么?”来自城市的李浩才意识到,这个人很认真,也许不该这么对他说话。
他隐约知道陶崇园来自武汉城郊的农村,衣服和生活用品没有一样品牌货,很少用网络用语或表情包,平时和同学交流不多。到现在,母亲任霞一年打工的收入也就三万,父亲在50公里外的老家养鱼,一年挣两万。
王攀有一个实验室,名叫C&D,是“控制与决策”英文名称(control&decision)的缩写。这是一个自动化领域的术语,但“控制与决策”的这套理论不但应用在学术上,也经常被王攀挂在嘴边,教育大家时刻谨记,应用于生活。
“控制与决策”(C&D)实验室。新京报记者陶若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