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3月27日电(实习记者刘文静)“以暴制暴是对孩子行为的不了解和不负责,不了解清楚孩子的想法就找不到问题的根源,这个时候使用暴力也会让孩子变得崇尚暴力。很可能以后孩子看到谁犯错就打谁,甚至成为一个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这对社会的发展更加不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在谈及熊孩子该如何管时对未来网记者表示。
熊孩子到底能有多“熊”?
网友“@三倍氢二氧一”说,她亲眼目睹了亲戚家的“熊孩子”试图将自己怀孕的嫂子推倒,事后“熊孩子”却满不在乎的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网友“@三倍氢二氧一”对“熊孩子推孕妇”事件的描述
幸而网友“@三倍氢二氧一”眼疾手快救了嫂子,没有使孕妇摔倒,阻止了意外的发生。但是熊孩子满不在乎的态度和惊世骇俗的举动激怒了网友,生气的她拿着擀面杖和拖把杆痛打了“熊孩子”一顿。
网友“@三倍氢二氧一”对“熊孩子推孕妇”事件的描述(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暴制暴反而会让孩子崇尚暴力
一石下,千浪起。究竟该不该对熊孩子以暴制暴,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许多网友们支持以暴制暴,有人高喊“往死里打”,也有网友冷静地指出管教孩子要有边界,事情发生后应该唤醒“熊孩子”们家长的重视,而不是泄愤。
图片来源于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暴制暴”是对孩子行为的不了解和不负责,不了解清楚孩子的想法就找不到问题的根源,这个时候使用暴力也会让孩子变得崇尚暴力。“很可能以后孩子看到谁犯错就打谁,甚至成为一个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这对社会的发展更加不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也表示,“以暴制暴”是错误的做法。她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是个例,不是每个孩子都会犯如此严重的错误,所以不能在每个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使用暴力,一定要采取教育的方式。”
熊孩子犯错谁之过?
许多网友认为小小年纪的孩子之所以会有如此想法,一方面是因为欠缺正确的是非观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长的溺爱,管教不严。
图片来源于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谈及此,孙云晓表示,不能只看到孩子的任性和错误,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是非观念不清,其深层次原因是家庭缺少对孩子“做人”的教育,孩子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但是很多时候孩子们的行为与父母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童小军告诉未来网记者,未成年的孩子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也是十分叛逆的。他们的判断能力不足,经常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举动,包括一些伤害性行为。但是不能以此来判断这些伤害性行为是受父母的直接影响,不过教育孩子要从父母做起。
告诉“熊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
既然不能以暴制暴,那什么才是教育“熊孩子”最好的方法?
童小军认为,要把教育做到“前面”和“全面”。“前面”是指在孩子具备基本生活技能和行为能力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去判断行为的危险性和对他人的伤害性。“全面”是指所有同龄、同类型的孩子都要受到这种教育。
孙云晓认为,首先要为孩子划清楚是与非之间的界限。“2-4岁是孩子认知水平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孩子智能发育的同时要注重对孩子道德智能的培养,是非对错的标准要在这个时候逐渐确立起来。这就要求父母必须坚持不懈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错,什么人需要帮助,为什么需要帮助等等。”
在孩子犯错或出现伤害性行为的时候,孙云晓建议父母要与孩子进行一场严肃的谈话,在了解清楚孩子的想法后告诉他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说清楚、讲明白,划清是非之间的界限。此外,一定要让孩子去道歉,亲口说出‘我错了’。
“但是孩子犯错仍然要受到惩罚,可以对其进行剥夺喜好式惩罚。如孩子最喜欢看电视,那就可以惩罚他两天不能看电视。孩子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最后,孙云晓强调,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你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你今天的行为是不好的,会让大家讨厌你”,以此来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同时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使其深刻地意识到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