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丹棱县顺龙乡的柏木村,海拔800—1000米,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全村户籍人口1530人,485户。
按照“有图有真相”的原则,3月初,一场双胞胎调查在柏木村展开。瞿林发动各村组组长,统计全村双胞胎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真实,除了证人证言等基本要素外,瞿林专门要求要有图片为证。
村两委四个主要成员,全生的双胞胎。
截至3月25号,统计到的数据吓了瞿林一跳,全村双胞胎竟有30对!“有5对因为疾病或者意外已经死亡了。另外25对中,有18对全部健在,有7对还剩一人。”瞿林说,25对双胞胎中,有9对男胎,11对女胎,5对龙凤胎。“由于很多年纪大的双胞胎,没找到照片作凭证,所以真实数据应该还不止这些。”
瞿林还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25对双胞胎中,有17对都生于90年代后,其中又有6对生在2000年后。“也就是说20多年间,村里生了17对双胞胎,算下来,一年多就有一对。而在90年代的10年中,生了11对双胞胎,平均每年还不止一对!”瞿林说,“我的女儿和袁兴林的女儿,就都生于93年。”
瞿林跟其他人一说,大家都觉得,村里生双胞胎的比例,实在有点大。
一番没有答案的追问
生双胞胎的秘诀是什么
村两委班子四个成员,全生的是双胞胎。
1995年担任村支部书记的瞿林,对柏木村的人口情况了然于心。“1995年前后,柏木村的人口,大概是1600人,跟现在1530人相比,呈逐年缓慢下降。”瞿林查阅相关资料后,做了一道算术题。
按照90年代平均1.5%的出生率、2000年后1.2%的出生率来计算,柏木村近30年间,出生的人口是近600人。按照全世界双胞胎平均出生率1:89(平均89胎中,会有一个双胞胎)来计算,村里正常能得到的双胞胎,是不到7对。
瞿林也是一阵欣喜:怎么会多出来10对?
问了好一阵,有人说是基因问题,有人说因为孕妇吃了排卵药,有人说是因为试管婴儿。
瞿林了解一番后,觉得都不是答案。“25对健在的双胞胎中,只有两对有遗传关系,其他的父母亲戚都没有双胞胎。”瞿林以自己举例,四代亲人中,没有一个双胞胎。“我占老大,有四个弟弟,也没有一个生双胞胎的,偏偏我生了一对双胞胎。”
至于药物说、试物婴儿说。瞿林更是觉得不靠谱。“我们那时候根本不懂这些,全是自然生育,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
瞿林觉得,真正让村里人擅长生双胞胎的原因,可能是柏木村的水土。“我们村里的土壤含硒,农业部门还来检测过。”瞿林提供的一份由“眉山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当地送检的脆红李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达到了每千克0.008毫克。
“不过我查过资料,硒是抗癌之王,跟生双胞胎貌似也扯不上关系,所以也不知道真正原因是什么。”瞿林说,“等把情况都摸清楚了,自己打算请专家们到村里一探究竟,把原因弄清楚。”
专家说法
生双胞胎或与当地食物有关
眉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不孕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辛亚兰说,生双胞胎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辅助生殖因素。
“如果上一代是双胞胎,下一代生双胞胎的机率就会大很多,并且这种遗传不完全是线性遗传,会有不规则性。”辛亚兰说,“另一方面,服用促排卵药、试管婴儿等因素,都会增加双胞胎机率。特别是这些年试管婴儿,为了保证成活率,往往双胎的机率,比单胎还要大。”
辛亚兰说,除此之外,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饮食饮水等,都有可能对卵泡发育、精子活力等造成影响。“比如锌、硒元素,就对男性精子活力有促进作用,我们临床也会用到。当地的饮食中如果含硒元素的话,确实会对生育产生影响。”
“当然,村民生双胞胎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比如自然环境、村民用药史等,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了解。”辛亚兰说。
封面新闻记者李庆摄影报道
【新春走基层·家乡新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张永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韩俊华 棚外寒风瑟瑟,棚内却温暖如春。一进山东省滨州市崔常新村草莓棚,清香扑面而来,翠绿的植株上,鲜红欲滴的草莓点缀其间,十分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