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武大樱花背后的故事:跨国夫妇80年前曾舍身守护

2018-03-26 10:56:03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这次接待汤商皓一行的是高桥少将,他答应会尽力保护武大。在谈话之中,高桥谈到武大和日本箱根同属风景优美的文化区域,并对汤商皓说:“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点缀,可自日本运来樱花栽植于此,以增情调。”

因为樱花是日本国花,梅花才是当时的中国国花,汤商皓机智应答:“可同时栽种梅花,因为中国人甚爱梅也!”然而,高桥最终却以“樱苗易得,梅种难求”为由婉拒。

此后,汤商皓与妻子一直留守武汉,每隔几个月都要去武大看看。因为学校给他们下发的留守经费已经用完,夫妻两人只好靠开小卖部艰难维持生存。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汤商皓去了台湾,而妻子作为日侨则被遣返回日本。失去了丈夫、孩子的铃木光子回到日本东京后不到一年就忧郁而终,年仅三十四岁。

胡潇透露,作为武大子弟,他一直对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后,为何下令保护黄鹤楼和武大,樱花又是如何来到武大这一段历史充满好奇。在多方探究后,他于2015年写完了这篇文章。此后每到樱花季,他都会在网络上托朋友发布一次这个感人故事。

三代人接力,往事浮出水面

1985年,旅居美国的汤商皓重新回到阔别40年的武汉大学,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也正是这次回校参观,让尘封已久的那些武大往事浮出水面。

本报记者日前辗转找到了时任武大校史研究室主任的刘以刚,他当年曾参加了汤商皓的接待工作。刘以刚透露,当时他私下向汤商皓的同班同学、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提出,想请汤商皓谈谈武大校园内樱花树的来历。然而因为自己的惨痛人生经历,面对同学的询问,汤商皓也并未作答。后来,刘以刚又两次对汤商皓之子汤原华进行了商请,最终才说服他父亲写一写当年留守珞珈的护校往事。

不久后,汤商皓从美国寄来《1985年回国重游珞珈母校武大忆往感怀记》一文。1991年,此文刊发于武大《校友通讯》,武大樱花树种植的时间、武大人留守护校的故事得以第一次公示于天下。2014年,担任刊物编委的皮公亮将自己保存多年的《校友通讯》全部转赠给热爱历史的胡潇,才使这个感人的护校故事为更多人所知。

胡潇在整理史料的过程中发现,当年约十名武大护校人员,有3人遇害,其余人至今下落不明,最终只有汤商皓一人真正完成护校任务,并回到武大报告了留守经过。(记者 周满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