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广场舞大妈”被盯上了,这些套路很“坑妈”

2018-01-31 08:30: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只说收益,不谈风险?不妨多慎重考虑

此前,某保险公司的经理小刘曾通过打扑克、跳舞等方式认识了舞队的吴阿姨,并推荐她购买了一款保险产品。“当时人家告诉我一次性交20万块,一年能拿4000多元的利息,还有几百块钱分红,10年期满就可以连本带息取出来,对其他的只字未提。”吴阿姨表示,自己交了钱后听说保险费并不能取出,便联系小刘核实情况,“小刘当时跟我承诺,说肯定能取出来,我便让她给我写了保证字条,谁知打电话问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说经理的字条不算数,还是要按合同办。可合同上说,这个保险是保终身的,不存在期满退还的情况。”

“我们岁数大了,合同上全是数字,根本就看不过来,便稀里糊涂的签了字。”吴阿姨表示,最后她拿着字条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退还了吴阿姨应得的退保金,至于差额部分,则由经理小刘赔偿。“从此我也长了个记性,理财经理再怎么写保证书也不能信,还是得找人帮我看合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广场舞大妈们虽然谨慎,但会更倾向于信任广场舞联盟的“自有理财产品”。“别看广场舞队那么多,好多都是我们‘红舞联盟’的成员,联盟自己有理财产品,年化率能达到14%。”来福士广场舞队的王阿姨表示,自己和三个姐妹都把银行的钱取了出来投向了该平台,“前段时间平台领导还带我们参观了投资项目,还有投资拿息回本了三年的人给我们分享,都是熟人,我觉得应该靠谱吧?”

“如果大妈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银行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流动资金被锁定后,大妈们也不会去投P2P等高风险金融产品或盲目购买保健品、保健器材等。”不过,广发证券客户经理王女士建议,“广场舞大妈”们遇到“舞伴”或“牌友”推销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看合同,注意渠道来源是否正规,并多找子女商量,小心别有用心的人“杀熟”。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