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顽皮野象强行跨栏“出境游” 2小时候自觉回国(图)

2018-01-30 02:40:55  看看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检测野象的红外线相机

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检测野象的红外线相机

护栏防象

频繁肇事的大象给保护区管护局、森林公安和林业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保护区管护局的资料显示,1991年至2016年,亚洲象肇事造成损失约3.27亿元,致53人死亡、299人受伤。因现行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经费不足额、补偿时间不及时,当地群众崇象、爱象、护象的传统文化开始淡化。这些成为亚洲象保护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追踪研究了亚洲象20年的保护区管护局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巧燕分析,根据亚洲象的习性,野象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起初都是温顺的,但是人为的驱赶、惊吓,使得野象性情大变,“本来惊吓过一次还好,有个缓冲期,再接着惊吓就不行了,野象就敌对了”。

王巧燕举例,像勐海的象群,在无人机监控跟踪时,山林外的象,它听一下,然后用象鼻卷着树枝拍打无人机,但山林里刚出来的象群,见到无人机“嚯”一下全跑了,“象还是避免跟人接触”。

王巧燕等研究人员留意到,勐海的象群发情期特别长,且发情周期越发频繁,这跟经常吃庄稼、饮食有很大关系;发情季的公象为了争夺交配权,跟其它公象打斗,失败者被赶出象群后就到处乱闯乱撞宣泄,“独象,尤其是发情的公象,往往是最危险、最具攻击性的”。

另外,冬季食物匮乏、村民放弃种地,也使得象群频频进村觅食,酿成人象冲突。

为缓解人象冲突,2017年7月20日,中国首个亚洲象防护栏试点村寨项目由保护区管护局启动,试点村寨就是曾被野象造访的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三六队和香烟箐两个村小组。

香烟箐村小组组长冯广林说,他们寨子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从勐养子保护区核心区搬迁出来,以前平均每年野象进村35—40次,水稻、玉米近几年都没法种。

冯广林向保护区管护局反映,搬迁出来后,野象直接进村民家两次。2015年野象进了村民冯广荣家的厨房,第二次2016年野象进了村民马明辉家,都给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平时村里的小孩子都只准在家里玩耍”。

亚洲象防护栏项目启动后,保护区管护局投入172万元,建成了总长1350米的围栏,将地理位置特殊的村民家圈了起来。其中香烟箐投资104万元,建成了总长800米的防象围栏;三六队投资68万元,建成了总长550米的防象围栏,被围起的包括王朝贵、王平康等村民的房屋。

保护区管护局给澎湃新闻提供的资料显示,防象围栏选择直径为150mm的大型国标焊管,间距2米,离地高2.2米,横担四根直径100mm的钢管。

香烟箐村委会主任冯广林说:“围栏从2017年10月建成至今,防止大象进村12次左右。”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刘敏丹 CN012)
关键词:野象出境游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