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6年相比,公共交通提升较大,上升3.27分,公职服务和公共住房也分别增加了2.72分和2.46分。
2017年公共服务基本要素满意度得分超过60分的共有8项,较2016年又增加了1项。
蓝皮书分析,总体来看,公共服务各项指标更加均衡,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当然,各项得分显示公众对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满意度仍然有提升空间。
资料图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什么因素对满意度影响大?
——户籍、职业、职务等社会属性
哪些因素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较大?
蓝皮书指出,根据微观数据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的结论之一是,诸如性别、收入、受教育背景等人口统计因素对公共服务满意影响弱,中国公共服务本身不存在显著的歧视性因素,而以职业、职位为代表社会层级属性以及由此所绑定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时限是导致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均等性的重要因素。
蓝皮书分析,户籍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强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户籍人口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更具有低倾向,户籍人口对公共服务相对较为严格,非户籍人口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更高,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在排除户籍限制及实现更大范围的普及性方面日益提升,另外,也可以看到,近年来户籍造成的满意度差异存在缩小趋势。
微观个体的职业或工作单位性质对于公共服务满意的影响力最大,诸如个体经营等其他工作单位属性个体对于公共服务的平均满意程度最高,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公共服务的平均满意程度最为消极,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次之。
蓝皮书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普及性日益提高,个体经营等非公职人员对于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升,而诸如国家公职人员等个体由于自身的认知结构、长期既定公共服务标准以及当前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等因素,对于公共服务存在消极态度;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微观个体的社会阶层以及由此所绑定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时限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