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黑老大"袁诚家凭什么可以申请37亿巨额国家赔偿?

2017-12-13 17:14:39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国家赔偿日益完善,产权保护不再是难题

“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有时候企业、资产是不是涉案很难界定,但一上来全扣了,这样处理还是很模糊的。另一方面,很多时候老板一被抓,再加上处置不当,企业也就黄了,对产权的保护不够。”王殿学律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在以往的案件中,违规处置涉案财物资产、涉案财物管理混乱的现象也常常能看到,这些问题背后就可能存在利益驱使的原因。”王殿学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说:“原来谁扣的归谁,用于抵顶政法机关的办案经费。后来实行收支两条线,收了要上缴,办案经费由专门财政来支出,但在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过程中,全国几乎所有的地方又同时实行了按比例返还,也就是说办案机关查的越多、扣的越多、上缴的越多,返还的就越多。”

王殿学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了他曾代理的吉林牟洋案。2004年,吉林警方在侦查一起偷税案件期间,扣押商人牟洋2000余万元资金,牟洋随后获罪并被判处罚金、没收非法所得等。判决生效后,牟洋认为吉林警方多扣押的2020万元应该返还给他,但他发现,2004年7月,吉林省公安厅将扣押他及他公司财产中的2020万元,以罚没的形式上缴到了吉林省财政厅的罚没账户。

这笔钱牟洋要了10多年都没有结果。2016年1月,牟洋向最高法提起了国家赔偿申请。后来,最高法做出国家赔偿决定,由吉林省公安厅返还牟洋202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损失730万元。

“很多时候,当事人也不知道应该申请国家赔偿,比如牟洋案,他之前就一直以个人的方式索要,提起国家赔偿后,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王殿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产权保护意识习惯性地偏低,甚至有些企业家被抓,只要人能取保就行,财产、钱就都不太考虑了,自己不重视,侦查机关有时候也不太重视这块。而且,目前缺乏明确的追责机制,因为对涉案财产处置不当被处罚的案例很少能见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