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王莹)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破坏力让很多人谈艾色变。自1981年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艾滋病这件事上,人们也存在很多误区。最常见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专家建议有九类人应及时去做HIV检测,看看有没有自己?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核心三招交给你。
九大误区
——误区一:感染HIV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旦感染HIV,这个人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其实不是这样的。HIV指的是艾滋病毒,而艾滋病(AIDS)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时,才会发展为艾滋病,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误区二:日常接触会感染HIV病毒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担心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毒。其实,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即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有证据表明,HIV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眼泪、汗液或唾液传染。因此,以下途径不会感染HIV病毒:与HIV阳性患者呼吸同样的空气;在HIV阳性患者之后接触马桶或门把手;与HIV携带者拥抱、接吻或握手;与HIV携带者共用餐具;在健身馆共用健身器材。
——误区三感染HIV后一定会有症状
众所周知,感染艾滋病毒后会出现如低烧、淋巴结肿大、四肢无力等症状。其实并不是所有人在感染病毒后一定有症状产生。感染HIV病毒后,可能会有一个长时间的无症状感染期,这个时期可持续约2至10年,这期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病毒携带者虽然已经被感染甚至可传染他人,但还没有发病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误区四感染HIV后很快就会死亡
人们之所以对艾滋病这么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高死亡率。然而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并不同,有些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准确的说,艾滋病不经治疗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但目前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误区五同性恋一定会患艾滋病
由于很多艾滋病患者都是同性恋群体,导致人们将同性恋和艾滋病相提并论。客观讲,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同性恋中比较流行,原因是男性间的性行为更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但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的传播并无关联,对于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
——误区六蚊虫叮咬会感染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