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之后,片子出来,经过审查,被准许播放。但就在这时,“9·11”来了。
这下彻底没戏了,还是那句话,中央台拍电视是要讲政治的。世贸大楼刚被炸,你来个抗美援朝不太好吧,再综合考虑到当时其他一些情况,就没有播出。
到了现在,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如果能早一点拍出来,这部《抗美援朝》就播出去了。
“杨伟光,你是大老板了”
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插播广告,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在1993年底之前,这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事情。
当时,《新闻联播》收视率达到45%左右,一些厂家提出,如果《新闻联播》之后能播广告,他们愿意出高价。于是,广告部主任谭希松找到了我。
像《新闻联播》这样政治性极强的栏目,适不适合加经济性较强的广告?我又一次面临着是冒险还是平稳的选择。如果我当时多一点动摇,这个方案也许就不能实施了。但是,那时我们太需要钱了,而且,我们的广告也确实需要来一场改革。
最后我们决定尝试,同时也做好了“万一不行”的准备。在与广告商签约时,合同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条款:如果出现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即上级部门干涉此事,导致广告被取消,这不属于违约,我们也承诺会退还广告费用。
就这样,我们在《新闻联播》之后,增加了一个试探性的30秒广告。为什么只放30秒呢?因为时间短,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就过去了,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反弹。
但是,小插曲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要加这个广告的决定,事先我们并没有向上面汇报。广告播出之后,消息自然传到了艾知生部长那里,而且还传错了。艾部长得到的消息是:杨伟光要在《新闻联播》里面加广告。这还了得!他亲自打电话来质问我,我一听赶紧跟他解释:“我怎么会在《新闻联播》里加广告呢?这不是笑话吗?这玩笑开得有点过火了。事实上是我们决定在《新闻联播》播完之后,尝试性地加一个30秒的广告时段。”听完我的解释,艾部长没再说什么,等于是默许了。
半年以后,在各方没有反对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将广告延长到1分钟,从而真正开辟出一个广告的“黄金时段”。它为中央电视台带来的收入是源源不断的,让我们彻底告别了以前“穷巴巴”的苦日子,真正富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