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变了,不再是满屏的网红脸和大长腿,也不再是“吃饭、睡觉、打豆豆”的无聊直播。通过直播,可以让传统文化突破剧院的物理限制,走进年轻人的生活,让更多观众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为直播界注入一股“清流”。
被资本迅速“催肥”的直播平台,在经过快速的洗牌期后,集体步入下半场。对于活下来的直播平台而言,相比直线上升的股价和水涨船高的财富,播什么内容已经成为影响平台品牌形象、获取用户尊重和认可的重要课题。
直播多样化
民乐、戏曲、非遗绝活都来了
9月17日晚,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青年琵琶演奏家于源春、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家王悦等,分别用中胡、琵琶和钢琴、打击乐进行了一场民乐和西洋乐的对话。这场由陌陌和民乐坊发起的公益音乐会吸引了超过60万人次的在线观看,获得10006000星光值的虚拟礼物打赏,折合人民币10.6万元。
“终于知道国粹有多美了!”上周五,一场名为“国粹之美”的直播活动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这是由陌陌联合北京网络文化协会、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举办的一场戏曲直播活动。在2小时的直播中,四位中国传统戏曲传承者胡文阁、邵天帅、孙路阳、王洪玲分别表演了《贵妃醉酒》、《牡丹亭惊梦》、《包公赔情》、《王宝钏大登殿》选段。几位传承者还介绍了戏曲基本知识,例如,不同曲种的唱腔特点、妆容区别、服饰的区别等,令观看直播的陌陌网友兴趣大增,纷纷打出弹幕表示要拜师学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播也让网友大呼“画风清奇”。今年8月,核雕项目传人马宁、古彩戏法传人田学明、口技项目传人方浩然等三位大师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陌陌用户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族艺术大戏。热情的网友纷纷用弹幕和打赏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圈粉90后
传统文化直播也很火
来自易观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国内娱乐直播市场的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直播平台用户主要为85后和90后。大部分年轻人并非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去哪里能看到中国传统戏、听到传统音乐。直播的优势就显现了,可以突破场地、地域、文化背景的限制,让传统艺术在年轻人中形成口碑,焕发新的生机。
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民乐坊创始人蔡阳表示,今年1月份,她和几位同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尝试直播,首场演出有超过20多万人次观看,其中不乏年轻人。一曲结束后,立刻能看到观众的反馈,让她倍感新鲜。在随后的手机直播中,民乐坊场均观众数量都超过2万人次,由此开启了专业民乐直播的先河,让很多年轻人在不经意间成为传统民乐的忠实拥趸,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
女子十二乐坊团长石娟指出,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与音乐会和电视节目演出完全不同,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有强互动和强关联。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邵天帅以及梅派传人、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白金也表示,她们在陌陌的直播吸引了15万人在线倾听国粹艺术,打赏的虚拟礼物超过200万星光值。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表示, 将网络直播与传统戏曲结合,让艺术家使用新媒体渠道来传播艺术文化,这种传播形式具有示范性和创新性。
北京网络文化协会会长庹祖海表示,虽然戏曲文化具备深厚底蕴,但和深受网络熏陶的年轻一代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认同,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创新发展都是不利的。网络直播可以成为优质内容的窗口和优秀文化的扩音器。
直播下半场
好内容取代了高颜值
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相关政策不断收紧和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加强,“全民直播”的火爆场面不复存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和在网民中的整体占比与半年前相比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曾经火爆的直播平台也遭遇了资本的“寒流”,纷纷开启转型之路。
那些走主播年轻化、高颜值、娱乐化表演路线的直播平台,难免会陷入“内容同质化”的尴尬境地。一旦观众审美疲劳,直播平台的运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特色直播成为直播平台寻求差异化路线和健康发展的主动选择。
9月4日,从事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的宣亚国际宣布,以28.95亿元收购蜜莱坞(映客)约48.25%股权,映客因此成为A股直播第一股,开启了向下游社交媒体和数字化转型之路。自此,“全民直播”时代正式进入拐点,以斗鱼、虎牙为代表的游戏类直播平台朝着更垂直的方向发展,主打“草根直播”的平台开始在内容建设上下足工夫。一直播坚持走明星路线,花椒直播则宣布拿出1亿元补贴内容创作者,陌陌则将发展的方向瞄准了传统文化。
虽然走的路径不同,但各家直播平台已经从当初的“满屏女主播”式的野蛮生长期,进化到绿色、健康的网络直播新生态。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