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铁腕治污赢得蓝天

2017-09-17 08:31:3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微型监测器只是目前兰州市众多“机防”中的一种。在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兰州市不断改进、创新监管手段,从“人防”逐渐向“机防”转变。如对重点工地安装扬尘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扬尘数据;加强无人机航拍巡查取证,为监管和考核提供依据。加强预警应急响应,针对沙尘、臭氧污染及静稳天气,制定、实施专门的应急方案。在环保部指导下,兰州市还探索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了插卡排污、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试点工作,在全国首家开展了国家环境审计试点工作。

锲而不舍为蓝天

“兰州当前出现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静稳天气和外来沙尘的影响。”兰州市环保局大气处副处长杨继宏分析说。外部因素无法控制,但不代表要对突如其来的污染妥协。

例如,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18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兰州市连续19天为污染天气。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当即要求,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坚决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给广大市民争取更多的蓝天。

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果断采取措施,从11月20日零时起,兰州市启动市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同时兰州市政府向市民发布致歉信,决定治污期间市民免费乘坐96条公交线路。

数据显示,2016年兰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新标达标天数为243天,优良率达到72.8%。PM10年均浓度114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25.5%;PM2.5年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25.4%。

今年,兰州市进一步细化了控制指标体系,确定了117项治理管控措施,基本形成了涵盖各方面、各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和长效治污机制。“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为,使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李荣灿表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