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外媒曝光中国年轻人最害怕的事…真的太有感触了

2017-09-14 09:16:3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最近发了一篇报道,称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害怕收到语音信息。

报道称,每次在微信上收到妈妈发来的一长串语音,王子菀都很无奈。虽然很不情愿,但她还是不得不一条一条听下来,有时候一下就是十几条,如果漏掉了什么,还要重新听一遍。她说,真不想打开这些语音,但没办法,毕竟那是她妈。

王子菀说,她见过妈妈如何在微信上跟这些朋友互动。她说,他们把手机当对讲机用。

在广州从事知识产权咨询工作的刘昭剑说,他讨厌微信语音,是因为它方便了发送的人却麻烦了接收的人。他30岁的姐姐在南方小城惠州做银行职员,经常给他发语音信息,因为觉得这样更显亲切,他却表示不堪其扰。

报道称,一些用户和行业观察人士已敦促微信去除这项功能,或者让用户有更大自主权来决定谁能向他们发送语音信息。

当被问到外界对语音信息的抱怨时,腾讯并未直接回应,只表示,微信拥有大量用户,该公司力争提供多种服务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报道称,微信的2016年用户报告显示,虽然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群占微信用户基础的比例仅为1%,但这部分用户每发出五条消息中就有一条是语音信息,而21岁以下用户每发送10条消息中才有一条是语音信息。

读100个字需要9秒

听100个字需要22秒

年轻人不喜欢用微信语音,原因很简单:听语音太浪费时间。

总部在北京的分析公司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院院长刘兴亮称,用户阅读100个字的信息平均需要9秒,而听100个字的信息(不包括停顿的部分)需要22秒。

如果加上大家在正常语音中会出现的“嗯”、“哼”等语气词和其他停顿,时间会更长。

更何况,有时候微信语音可能被打断或者没听清,重复听了几遍才搞清楚对方说的是什么,效率再降低几十倍。

比较熟悉的亲朋好友忍一忍就算了,但在职场中,发文字应该是礼貌问题:

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非要发一大堆语音。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你在开会、谈项目、赶路、上课的时候,收到几条长长的语音,你会怎么办?是听还是不听?

也许可以晚点再听,但万一十万火急呢?你如果选择现在就听,那是趴在桌子底下,还是在众目睽睽下戴上耳机?总会有环境条件不允许的情况。

你说有语音转文字功能?先不说大段语音识别成文字还需要时间,如果涉及工作重要内容,你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赌在它经常出错的识别功能上吗?

所以大家应该发现了,在完全不考虑对方是否方便的情况下就发语音,会让别人非常难做,这是一种典型不会换位思考的自私行为。只是觉得自己发语音非常方便,只要动动嘴一切就都解决了。

如果真的很重要,打电话

有的人也许会说,我真的有急事,我这边打字太慢,语音又方便又快,所以就发语音了。

姑且不论对方听你的语音花不花时间,就算不花时间,难道重要的事情不应该打电话的吗?

又或者还有一种情况,你确实有重要的事情,而且你不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所以必须语音说,因为节省时间。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也请你在发完微信语音以后,重新打字向对方说明事情的概要。

第一,他可以在看到你微信的时候迅速掌握你要说的大致内容,方便应对你的急事;第二,方便你们两个之后的反馈和再次确认。

如果真的要再次确认内容的话,你们两个都要把语音再次从头听一遍,想想就是噩梦啊。

而且微信可以按照文字关键词来查找历史内容,语音?就只能凭印象了吧……

语音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文字,可以随时停下来再继续;而语音会被旁边人说话、自动播放、又进了一条语音等等原因导致突然中断,恢复收听的时间成本和操作成本真的很高。

长语音一旦停止就得从头听一遍,这个时候这条语音就要挑战你的社交优先级了。

此外,爱发语音的人可能真的没想到这些:

当他在公共场合听语音,没有耳机,听筒声音又不大的话,如果外放了,可能别人也会听到;

当他在安静环境听语音,用听筒,发现音量太大没调节好,于是不得不调音量再听一遍;

当他听语音的时候,想用听筒,结果没听到声音,一拿开,外放了,被一群人听到。

所以,当对方收到你的语音却没有回复的时候,有可能是一时不能听,就忘了,还有可能是一看到是语音,就根本不想回。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