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商业航天,再上新台阶

2017-09-04 09:56:2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快舟十一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预计明年初实施首飞。

  

  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展出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模型。郭静原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记者郭静原)从2015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到今年初“快舟一号甲”火箭“一箭三星”的纯商业发射模式的成功……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领域蓬勃发展。根据市场预测,到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将超过1.7万亿元规模,中国市场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等将达到8000亿元。

8月3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们纷纷就商业航天项目合作与技术发展态势等进行研讨,携手助力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再上新台阶。

社会资本多元运作

还记得今年初完全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的“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吗?它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被认为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迈出的崭新步伐。

而在不久后的将来,快舟家族还将再添一员得力干将。记者从论坛现场了解到,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的快舟十一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计划于2018年一季度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实施首飞。

“快舟十一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5吨,能够进一步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航天科工四院火箭公司副总经理查雄权说,除了在火箭产品研发上注意成本控制外,快舟十一号还将采用机动发射和新型测控等方式减少费用,简化卫星与火箭之间的测试环节和过程,并搭载多元商务手段,通过买保险,降低火箭发射失利后的成本增加,使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性价比获得综合提升。

“快舟”系列火箭的腾飞,也催生出商业航天产业的精准落地。今年4月,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吸引了来自社会资本、产业、技术等各方面优势力量源源不断地汇入。

率先入驻的是航天科工火箭公司,它一期总投资约17亿元建设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计划2018年建成投产,将形成年产20发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预计其后两年内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

“发展商业航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积极性。”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表示,由航天科工、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武汉市政府投资平台及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总规模100亿元的长江航天产业基金,将主要围绕产业基地内的商业航天、军民融合、双创等方向开展投资,首期募集资金25.8亿元已经到位。

预计到“十三五”末,以航天科工为代表的近150家企业将入驻园区,实现年产值300亿元。这些领域的优势企业还将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里大有作为。

“互联网+”创新思路

“跨界”“融合”“互联”“共享”——在“互联网+”时代,航天发射、卫星应用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正在被颠覆。

由于沙漠、山脉和海洋等环境因素,全世界还有一半人口没有接入互联网,信息的匮乏限制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为此,航天科工提出“虹云工程”建设,以天基互联网接入为主要目标,基于低轨通信星座及其地面系统,与现有通信系统相辅相成,为“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和产业化发展搭建信息交互平台。

“以‘虹云工程’为代表构建的天基互联网,将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支撑平台,有助于培育‘互联网+’航天新兴产业。”航天科工二院二部虹云工程总设计师向开恒告诉记者,该工程也是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基于小卫星的低轨宽带互联网接入系统。小卫星、低轨和宽带的组合设置,完全契合商业发展的需求。

按照规划,“虹云工程”被分解为“1+4+156”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计划在2018年前,发射第一颗技术验证星,实现单星关键技术验证;第二步到“十三五”末,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组建一个小星座,让用户进行初步业务体验;第三步到2022年,实现全部156颗卫星组网运行,完成业务星座构建。

“未来5至10年,通信卫星应该是商业航天的一个发展热点,也是最有可能出现大范围应用的领域。”向开恒透露,已有不少民营企业陆续和“虹云工程”建立合作关系,“我们的操作会灵活很多,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甚至一些专利,这都是有可能的。”

打破信息壁垒,开放与共享的红利正在向更多企业释放。在航天科工打造的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INDICS上,已开辟出一片商业航天专区,面向全社会募集合作伙伴,集聚商业航天要素资源,提高科研资源配置和航天产能运用效率。

如今,商业航天专区里发布的协作配套需求涉及金额超过2亿元,已发生交易额逾3000万元。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商业航天发展的无限潜能正被逐步挖掘。

商业航天渐入佳境

当前,世界航天版图不断扩张。据统计,专门设有航天项目预算的国家已超过60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已诞生逾140家由天使或风险投资支持的新兴航天企业。过去5年间,平均每年就有约17家航天公司“破壳”成立。

与此同时,全球航天产业投资也在持续增长。“虽然现在产值仅占全球GDP的0.44%,但其增速是快的,且能带动全球GDP增加和技术发展,航天领域商机涌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介绍,在国内,除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传统航天单位外,已有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民营公司涉足卫星制造、运营,以及运载火箭研制等方面,航天产业的热度将只增不减。

在孙为钢看来,商业航天旨在法律准许范围内,遵循市场规律,涉及航天领域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进入航天的门槛降低,在人类自由探索太空和航天强国的愿望下,航天事业已经从传统的服务国防、探索太空,转变为服务人类、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可以预见,未来商业航天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坚实力量,也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发国际市场,在航天制造装备、地面应用产业、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和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合作,开展航天产业园和信息港项目,将加快提升我国的空间信息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田玉龙说。

田玉龙介绍,国防科工局也正组织起草关于加快商业航天发展的指导意见,会同国家军地有关部门优先支持制定商业航天市场的准入标准、卫星数据资源共享、地面设施共用、商业卫星PPP模式,加强发射许可管理,强化宇航产品安全监管,鼓励多种市场主体参与商业航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遵循相关政策,避免商业航天发展的盲目性和非理性投资、产能过剩,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健康有序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是发展之本

纵观世界,当今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正处于推动传统航天领域变革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加速航天与信息、网络科技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机遇期。商业航天在汇聚更多社会资源力量、加速航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航天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国家航天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等方面,将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涌入航天领域,发展合力进一步汇聚。从航天初创公司和传统企业的模式演进可以看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机制,以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单一的产品服务模式正向全产业链延伸服务的方向转变,创新商业模式是发展商业航天的根本。

随着基础技术的发展、零部件成本的下降、服务模式的创新,资本已成为影响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变量。航天企业纷纷借力市场化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成本可控、使用便捷可靠的航天技术和产业,共同为用户及合作伙伴创造商机和市场空间。

未来,大胆探索资本、技术、产业等融合创新的商业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加速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将推动商业航天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试验田”,构筑航天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孵化器。(圆呓)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