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内蒙古额济纳旗退休干部图布巴图植树防沙15年

2017-08-28 07:55:5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大风一起,巴丹吉林的沙子就“活泛”了,沙尘暴遮天蔽日。“风起西伯利亚,沙起额济纳”,一度成为媒体热词。“我当苏木达的那几年,主要精力都在抓牧业税入库,生态建设没放心上。”图布巴图开始反思,“结果,乡亲们没富起来,环境也变得更差了,我是欠了生态‘账’的。”

曾主导第二轮草原延包的图布巴图知道,在临近巴丹吉林沙漠12公里处,有一块近万亩的荒漠。那片荒凉的土地上寸草不生、无人问津,常常有气旋卷起黄沙,滚滚而起直冲云霄。号称新的“大漠孤烟”,令人望而却步。

办退休手续的那天,图布巴图带上了去巴丹吉林边缘承包2000亩荒漠种树防沙的申请书。苏木领导看到申请书后哈哈大笑:“老领导啊,牧民们一辈子侍弄草场放牧牛羊,论身体、论经验哪点不比你这个当干部的强,人家都不敢揽这营生。您这小身板,小心别叫‘大漠孤烟’给吞了!”图布巴图听了不为所动。老伴也劝他:“去公司你是往回拿钱,去治沙可是往外掏钱啊!”图布巴图仍旧笑而不答,继续递上申请。同事们见他态度坚决,只得给他盖上了古日乃苏木鲜红的大印。

“我大学毕业后,有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机会,但我选择回到家乡古日乃。工作以后,我先后在额济纳旗水电局、经管站、财政局工作,我三次要求回到古日乃。”图布巴图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退休了,到了人生的‘下半场’,我还要留在古日乃治沙种树,这是我的最佳选择”。

  图布巴图(右)和妻子在查看树苗。 经济日报记者 陈 力摄

  为了树,全家齐上阵

图布巴图不曾想到,他的选择遭到了家里人一致反对。

妻子陶生查干退休前是小学老师,身体一直不好。名字意为“草原之鹰”的儿子嘎啦雄浩尔早已“飞”到县城达来呼布,名字意为“沙漠之花”的大女儿洪格尔珠拉和名字意为“戈壁之花”的小女儿洪格尔朝格,也“盛开”在县城达来呼布。平时聚少离多的家人本以为图布巴图退休后,一家人就可以在县城团聚了。

图布巴图开始给妻子做工作,“孩子跟着父母,他们就总有依赖,成长慢。再说了,父母跟着孩子,总被照顾,咱们也老得快呀”。知道妻子喜欢小动物,图布巴图特地买回了7只小羊羔,“等这几只小家伙长大了,咱们再回县城不晚”。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