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社会新闻更多页面 > 正文

海口一男子喝酒兴奋朝天鸣枪 警方抓获发现系在逃人员

2017-08-23 07:45:24  南海网    参与评论()人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8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陈望通讯员赵兵)近日,一男子驾车到海口复兴城某酒吧喝酒,因饮酒过多导致极度兴奋,该男子从副驾驶柜子里拿出了一把小手枪往天上开了一枪。民警经群众报警赶到现场,成功将其抓获。8月21日,记者从海口长堤边防派出所获悉,经调查,该男子是网上一名在逃人员。

事发现场。海口长堤边防派出所供图

据办案民警介绍,8月18日晚上22时30分许,在逃人员彭某(化名)与人开着一辆白色本田车到龙华区复兴城某酒吧喝酒,当把车停在酒吧门口停车位后,已经饮酒过多的彭某从车辆副驾驶位置的柜子里拿出一把小手枪朝天开了一枪,然后将手枪放回副驾驶物品柜内,进入酒吧继续喝酒。

长堤边防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酒吧附近听到枪声,值班领导迅速部署警力,组织民警携带防弹背心、头盔,携带枪支后在第一时间赶往案发现场。民警到场后,在酒吧门口了解事情经过,并在群众的指认下,发现了正好从酒吧走出来的彭某,将其当场抓获。随后,在彭某的现场指认下,民警从其汽车内找到一把自制小手枪。

警方缴获彭某自制的小手枪。海口长堤边防派出所供图

据彭某交代,该手枪是他在网上花5000元购买零部件后改装而成的,放置火药后可以击发。对此,民警及时联系龙华分局刑警大队,并将收缴的手枪移交刑警队进行鉴定。

在审讯中,民警意外发现彭某在2017年7月6日晚22时许,与秦某等人在琼山区琼州大道某酒店前与别人商谈解决矛盾时,因协商未果向对方投掷爆炸物,炸伤对方。秦某等人已归案,彭某被公安机关网上追逃。

目前,长堤边防派出所已将犯罪嫌疑人彭某移交琼山分局刑警大队处理。

相关阅读:

【知名作家竟是22年前杀人逃犯曾想把犯罪经历写成作品】

中安在线讯据安徽商报报道22年前我省南陵县的两村民为了弄钱,来到浙江湖州织里镇一家小旅店内住宿,夜间杀害旅店老板祖孙三口和一名旅客,今年8月,浙江警方破获此案,将两人抓获,此时其中的汪维明已成为一名商人在上海居住,而另外一人刘永彪已是南陵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散文集等作品两百万字,并是芜湖市第一个获得过“安徽文学奖”的农民作家。日前刘永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更多细节,他还准备将自己的犯罪经历写成作品,书名叫《原罪赎》,只可惜已无机会。

四条人命换来一块手表、一个戒指和十几块钱

1995年11月底,刘永彪和同村村民汪维明来到浙江湖州织里镇。这里服装业发达,许多人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刘永彪说,当年他女儿有眼疾,需要5000元的手术费。11月29日,刘永彪和汪维明以旅客身份,入住了织里镇晟舍村的闵记旅馆。

案发当晚,一位姓于的山东商人与刘永彪同屋居住,由于身穿西装,很快被两人“瞄”上,但事后汪刘两人只从对方身上抢得十几块钱,其实有数千元现金被于姓商人藏在裤裆里,两人没有发现。刘、汪两人随后又将目标转向旅馆老板,将年过六旬的老板夫妻和12岁的小孙子杀害,结果只抢到一块手表,一个戒指。案发第二天上午,旅馆老板的12岁孙子没有去学校,村里小学的老师让一个孩子去旅馆叫人,才发现异常。警方透露,4人均被钝器击打头部致死。作案后,刘永彪和汪维明去了一趟上海,然后回到安徽的家中。

落网时说“我等你们到现在”

案发后,浙江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可无法找到有效线索――案发时没有目击者,没有监控影像资料,旅客入住没有登记身份。值得庆幸的是,警方在案发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多年来都保存完好,其中包括一支烟蒂――刘永彪在上面留下的唾液,成为22年后破案的关键。

2017年,通过对现场烟蒂残留唾液的鉴定以及大量的摸排,警方将嫌疑目标锁定为芜湖市南陵县的刘氏族人。今年8月8日,警方装成科研人员,以调查刘氏家族迁徙及当地卫生状况的名义,到刘永彪家中找其抽取血样。“他非常平静,很配合。”民警陈红跃说。“其实我当时就知道了,”刘永彪说,抽血时他预感“东窗事发”,有过当场自首的念头,但12岁儿子就在身边,让他下不了决心,还是没有勇气,还是有一点侥幸的心理。

两天后检验结果出来,刘永彪的DNA与案发现场烟蒂上的残留唾液吻合。民警连夜赶至刘家,将其抓获,他没有反抗,而是说:“我等你们到现在。”

在被抓之前,刘永彪就给妻子写了一封信,被抓后通过民警转交。他在信中提到22年前的“鲁莽行动”,“他说曾经要自杀,连老鼠药都准备好了,现在终于可以摆脱一直以来的精神折磨。”

落网时已是知名获奖作家

8月20日晚,在被警方抓走的第10天,刘永彪出现在央视《面对面》节目的电视屏幕里。他剃了短发,穿着看守所的黄马褂,说话时神情平静。

被警方带走之前,刘永彪办了一个暑假“作文班”,指导中小学生写作。他是当地一所中学聘用的校刊主编,有令人羡慕的头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据公开报道,1985年,刘永彪在合肥市文联主办的《未来作家》期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1995年案发时,他已有一些文学作品见诸报端。几年后,他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并自费到鲁迅文学院学习。2009年,刘永彪的中短篇小说集《一部电影》被安徽省政府授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三等奖,他成为芜湖市第一个获得“安徽文学奖”的农民作家。

此后,刘永彪先后出版散文集《心灵的舞蹈》、长篇小说《难言之隐》、历史演义小说《行者武松》等作品。

2013年7月,刘永彪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年被批准加入中国作协的13名安徽籍作家之一。

想把自己经历写成书警示他人

刘永彪的不少文学作品,体现了对复杂人性的探寻。比如28万字的《难言之隐》,一家阅读网站曾对其推荐:“一部以钻井方式深层揭示人性的小说”。“我作品里写的人性,写的最多的都是本真的东西。”刘永彪说,“我写下层人物,每一个人都是好人,都是向善向好,没有坏人。我的作品里面没有一个坏人。”

不写“坏人”的刘永彪,现在称自己是“罪人”。“我内心的苦难是很多的。”他说,“我们写作是教大家怎么学好,但我的经历里,有这样一个难以启齿的东西在里面。”刘永彪坦承,他从不敢将自己的经历写进文学作品,“思想我肯定反映进去了,但我不敢把人物故事写进去。”《面对面》的采访中,刘永彪说,他想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以警示后人。“书名就叫《原罪赎》。”他沉默一下,接着说:“现在没机会了。要是有机会,我肯定要把这书写出来。

【逃犯躲深山5年被抓向警察哭诉山里的日子太苦了】

8月9日下午15点,贵州省兴义市至济南的K1562次列车停靠在济南火车站,在禹城市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侦查员庞飞、赵林林的押解下,犯罪嫌疑人孙某带着手铐、脚镣的走下火车。禹城公安民警经过12天的追捕,成功抓获潜逃五年的犯罪嫌疑人孙某,也宣告了2005年“孙高”系列盗窃案成功告破。

躲深山5年被抓

据悉,犯罪嫌疑人孙某(男、46岁、禹城市辛寨镇人)自2005年以来伙同高某(已判刑),盗窃电缆钱,农用机械等物品,涉案价值30余万元,作案后在逃,2012年被禹城市公安局上网追逃。不过因孙某潜逃多年,有较强的反侦经验,多次躲过民警的追捕。但禹城刑警并未气馁,锲而不舍,紧盯犯罪嫌疑人线索。2017年7月,侦查员通过走访获得一个重要线索,犯罪嫌疑人孙某极有可能藏身于贵州省兴义市。

追逃小组民警7月27日晚赶到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铺平镇,当即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经派出所民警介绍,孙某现在一家林场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负责清理林间的野草。铺平镇周围全部是森林,进出镇子只有一条山路。由于担心孙某可能在进入深山,民警决定兵分两路,采用夹击战术,一追一迎。在铺平镇的一村庄附近,民警发现一可疑车辆,在距离追逃小组三四十米的距离时,细心的民警发现,来车极可能正是孙某出逃乘坐的出租车。

民警随即控制了这辆车,打开车门查看时发现,副驾驶座位被放倒,一个人用衣服蒙着头躺在座椅上。掀开衣服的那一刻,民警当即断定,这个人就是潜逃五年的孙某。直到民警将手铐戴到他手上时,孙某才从睡梦中惊醒。当民警庞飞表明是从禹城来的时候,孙某低下了头。

在审讯的过程中,孙某向民警诉说了这些年的经历。

民警问他:你在贵州是怎么生活的?

孙某说:你都想象不出来,老苦了,比在监狱里生活还累。那深山老林下苦力,我在那儿就是打丫子(把伐到的大树枝杈都砍掉),夏天的时候从凌晨3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冬天从4点干到晚上5点,伐1立方米的木头能挣30元钱。除了打丫子,我还干过装石头,装一车石头也是挣30元钱。我住的是“地窑子”,就是在地上挖个长方形地坑,上面用塑料布、草盖上,在坑两头开门。每天吃的就是萝卜汤窝窝头,就在过年的时候才吃到一顿肉。

民警问他:这么艰苦你为什么还要躲在那呢?想到过会被抓到吗?

孙某说:被抓是早晚的事。在那就是个活着,混过了今天就觉得还能混过明天。警察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时,我都没太惊讶和害怕,觉得也该到时候了。

当民警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吗,潜逃这五年有联系吗”?

一直很平静的孙某眼圈一下红了,咬着嘴唇,仰起头极力抑制住眼泪说:“父亲去世的早,我还有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和老婆儿子,我很想念他们,我对不起他们,我这辈子欠下太多了”。孙某流了下来悔恨的泪水。

(责任编辑:刘敏丹 CN012)
关键词:逃犯海口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