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试了一个月无现金,欠了525块钱...)
我决定一分现金都不带,在北京过一个月。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来自于一句嘲讽。
那本来是一个正常的酒局,正常地点菜,正常地敬酒,正常地喝高,正常地说一些肝胆相照的话,最后,正常地抢着买单。
原本一切应该这样正常地结束。
可就在我从钱包里抽出一沓钱做奋勇状时,却没有收获应有的尊重。同行者已经安静地扫码、付款、确认,一切都无比流畅而安静,最后,他看着我,说,“现在谁还用现金啊?”
那一刻,他看着我,好像阿尔法狗(二代),看着一个围棋初学者一样。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三体》中所描述的,高维对低维的降维打击。
中新社记者张浪摄
如同所有的“无现金主义者”一样,这个“高尚”的灵魂开始喋喋不休地告诉我“不带钱”的好处。
他说,第一,你出门不用再带个死沉的钱包;第二,你不用再担心假币;第三,如果都不用现金,政府可以大大降低纸币的流通和保管成本……
他说,金融界早在数十年前就预言,数字化货币将是货币更高级的存在方式。
他说,去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38万亿元人民币,38万亿,这几个字他是咬着牙说的,就好像那些钱都是他自己的一样。
他说,这规模,是美国的50倍,50倍,这几个字也是他咬着牙说的,就好像和美国人有仇似的。
他说,再过10年,中国就是全球第一个“无现金社会”,就好像他是从10年后穿越来的一样。
……
两个小时后,当我同意后面一个月不用现金后,他终于闭嘴了。
最开始,一切出乎意料地顺利。
上下班地铁、公交可以刷卡,吃饭、买东西全部都可以用微信、支付宝以及刷银行卡来完成。
我还发现了一个以前被我忽略的事实,几乎所有的小商贩都可以用移动支付完成交易,不管他是卖鸡蛋灌饼还是煎饼果子,不管他是手机贴膜还是卖西瓜的,都会把微信和支付宝两个二维码印得清晰而醒目。
唯一的不顺利是在大街上,有人向我乞讨,是一位老人。
我理直气壮甚至有些得意地说,我没钱,一分现金都没有。
而他,从兜子里掏出了一个二维码……
第一个坎坷是因为公交卡没有钱了。
听说北京有的地方可以用移动支付充值,我去窗口看了一下,发现最近的一个站点也离我很远。
索性这是一个可以用打车软件解决的问题。
而第二个坎坷则让我有点头疼。
后面出行基本用开车解决,结果习惯性地走了高速,到了收费站才想起没有现金。最后,用车上的灭火器抵押才放行。
中新社发仲雁铭摄
第三个坎坷还是与车有关,而且是同一天。
我把车停进了一个停车场,这个写字楼看起来有些年头。在楼上,同客户的会议开得很顺利,气氛愉快到我竟然在临走的时候扯起了闲话:“你们这个停车场是可以微信支付的吧?”
所谓心有灵犀,不过如此。
客户当时反应过来,“不能微信支付,我给你点儿现金。不到两个小时,20块应该够了。”
我说,“你还是给我25吧,我还有一灭火器在高速收费站押着……”
出了门,同行的同事是个刚毕业的女孩,天真地问我:“这算是受贿吗?”
我说,“擦,这顶多算是潜规则。”
而从下一个目的地出来时,这个姑娘贴心地准备好了停车费,天真地问我:“领导,这算是潜规则吗?”
我说,“擦,这顶多算是受贿。”
小结:我发现了一个规律。
凡是直接把你的钱收到自己钱包里的,都可以用移动支付,不管他是卖鸡蛋灌饼还是煎饼果子,不管他是手机贴膜还是卖西瓜的,甚至是乞讨者。
并不是他们的意识比地铁、高速公路和停车场更加先进,而是他们想赚到你这一笔钱的欲望更加强烈,所有能让交易变得顺畅的努力,他们都会去尝试。
仅此而已。
第四个坎坷是老婆要评职称,我说干脆去庙里烧香。
中新社发胡庆明摄
结果到了庙里发现,不知道佛祖的微信号,旁边倒是贴着一个二维码,扫进去发现是让我给一个名叫“傲嘚钕Renら”的人转账。
我看不像是佛祖的小号,就算了。
第五个坎坷是周末和“无现金主义者”斗地主,结果去了之后发现他从兜里掏出一把零钱。我对他提出质疑,他说斗地主必须用现金,这样才有“质感”。
我为了“质感”借了500块钱,全输了。
小结:又发现一个规律。
凡是钱的去向和用途可疑的,都不能用移动支付。这些“灰色地带”往往忌讳线索,因为线索往往意味着可追溯。
因此,“无现金”需要跨越的最后一个障碍很可能就是实名与隐私,即那些人们不想留下记录的消费。
你懂的。
在十年前,我就职于一个小网站,是一个媒体人自己开设的公司。为了避税,公司每个月工资都发现金。虽然不多,但却能感觉到“现金”的重量。
使用现金的习惯保持了很久。所以,我至今都没有一张信用卡。我想,这是因为我当年的消费场景并不适用于信用卡。
鸡蛋灌饼、沙县小吃之类的小买卖,很难有动力装一个刷信用卡的POS机。而我,在吃完粥免费的香河肉饼之后,掏出信用卡说,老板,刷我的visa……
这怎么想都是一个欠揍的场景。
但换做移动支付,就显得很自然。这是为什么呢?
有专家说,无现金支付是支付领域的革命。
第一个阶段是银行信用卡消费,第二个阶段是移动支付,可以手机扫码付款;第三个阶段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支付等,也就是不需要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只要识别人体特征就能够在任何商场、银行取钱或消费。
“中国在信用卡支付没有完全普及的状况下,反而一跃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超过了不少欧美国家的普及速度,这有点类似弯道超车的感觉。”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山东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董彦岭说。
他说的就是我的经历。也是许许多多鸡蛋灌饼、香河肉饼的经历。
或者换一个说法会更好理解,如果说中国的信用卡消费是由PRADA、GUCCI带领的,那么移动支付则是由鸡蛋灌饼们作为基础的。
更多生活化的消费场景,被更便利地使用,这才让中国迈过了信用卡消费时代,直接进入了移动支付。
小结:我在这个无现金的时空中生活了一个月。遇到了5个坎坷,欠了别人525块钱,经历了“潜规则”和“受贿”,无现金的时代,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