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塞!常州多家黑心店竟用含铝泡打粉做包子吃多变痴呆)
现代快报讯6月8日上午,常州经开区法院对13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系列案件一审宣判。因为在包子、馒头等面食中添加含铝的食品添加剂,常州10多名小吃店主、摊贩因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刑。
馒头包子中使用含铝泡打粉,16人被判刑
今年3月份,常州武进区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辖区范围内的小吃店、摊贩进行专项整治。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国家卫计委、工信部、质检总局、食药监总局、国家粮食局于2014年5月14日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明确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这次专项整治中,市场监管部门抽查了上千家小吃店、卖早点的摊贩,共发现了20多家存在问题。其中,蒋某在武进区遥观镇经营的小吃店被查出问题。从2015年7月开始,蒋某在遥观镇经营小吃店。据蒋某供述,他在学习制作包子的时候,师傅就告诉过他国家禁止使用含铝泡打粉。在经营过程中,行政机关也向他送达过书面的告知书。他表示知道自己用的泡打粉含铝,但称卖泡打粉的人说这是改进过的含铝泡打粉,用了也检测不出来。另外,他还供述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对告知书中的化学名称不了解,也没有看过自己使用的泡打粉具体的成分是什么,稀里糊涂的就用了。
今年3月9日,常州市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加工的青菜包、生面团等进行抽检。经检测,抽检的青菜包(熟)、生面团内铝残留量分别为263mg/kg、128mg/kg。
6月8日上午,蒋某案一审宣判,蒋某犯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二千五百元。
另一起案件中,邹某、孙某系夫妻关系,他们于2016年4月开始在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某村经营早餐店。二人在2016年10月份听说国家禁止在加工馒头、包子时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后,就购买了无铝泡打粉使用。但是,今年春节过后,邹某在清理店里的物品时,发现还有几包以前使用剩余的含铝泡打粉,觉得扔了可惜,就提出来把这些泡打粉用掉。孙某听到以后也没有说什么,还是一起帮着卖邹某用含铝泡打粉做的包子、馒头。
今年3月9日,常州市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加工的包子、馒头等进行抽检。经检测,抽检的豆腐包(熟)、馒头(熟)、生面团内铝残留量分别为597mg/kg、619mg/kg、625mg/kg。最终,邹某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孙某被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两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同时禁止孙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据常州经开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该院受理了15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系列案件,6月8日上午对其中13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进行了集中宣判,此前两起已经宣判。15起案件共涉及16名被告人。
这批案件,是常州经开区法院首次审理涉及餐饮从业人员在制作、销售包子、馒头等面食的过程中,违法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案件。这15起案件也是常州法院系统首次对这类案件作出判决。16名被告人中,仅有1名被告人被宣告缓刑。对被宣告缓刑的被告人,法院也同时宣告了禁止令,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对于查处的其他类似案件,当地司法机关正在继续处理中。
为了发酵时间短、卖相好,他们使用含铝添加剂
据介绍,这些被判刑的当事人,大多数是小吃店主、摊贩,其中大部分是无证无照经营的路边摊。据介绍,这些含铝的食品添加剂,有无铝的添加剂可以作为替代品。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含铝的添加剂?据了解,涉案人员表示,使用含铝泡打粉后,能够降低成本、缩短发酵时间、改善口感、改善外观,馒头、包子看起来卖相好、口感好,所以仍然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含铝添加剂(泡打粉)的危害在哪?据了解,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人体摄入后仅有10%~15%能够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患上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另外,儿童摄入过量的铝可导致发育迟缓,孕妇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想避免摄入过多的铝,除了从正规商家处购买面制品外,对于油条、油饼、麻花等油炸面制品,最好不要每天都吃或者一次吃得太多。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减少铝制器具、铝箔的使用,避免用铝制器具盛装酸性食物。